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埃博拉病毒离我们有多远?

2014-08-07 作者:黄葵 来源:劳动午报

近日,一篇普外科专家写的名为《我身边三位同事全部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甚广,说的是他的同事在非洲感染该病毒死亡的故事。埃博拉病毒是什么,他它离我们有多远?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梁连春。


  记者:什么事埃博拉病毒?

  梁连春:埃博拉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记者:埃博拉病毒是什么症状?

  梁连春: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2到21天。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极度疲乏、肌肉疼痛、头痛等症状,接下来会出现呕吐、腹泻、肝肾衰竭,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内部脏器出血或体表出血。


  记者:病毒会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梁连春: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有在接触了感染人群的体液(包括血液、汗液、呕吐物、尿液、唾液或精液)才可能感染上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最早从动物传染给人,是因为人接触了雨林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尸体。

  因此,在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地区,人们一定要减少与黑猩猩、猩猩、蝙蝠、野猪等高危动物的接触,特别是不要捡起死亡动物的尸体或对它们的生肉进行烹饪。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尿便、唾液、精液)和血液中都存在病毒,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健康人的皮肤或黏膜破损时,接触埃博拉感染者的衣物、床单或使用过的针头也可能感染这种病毒。


  记者:现在国际往来比较频繁,去非洲旅游,应该做什么样的防范?

  梁连春:既然是接触传播,那肯定就避免接触,避免接触病人和携带病毒的动物等,去非洲游玩需要预防的几种常见病,比如说艾滋病、伤寒、流脑、疟疾、登革热,这些相对多一些,有疫苗的肯定要提前注射,没有疫苗的只能靠预防。

  目前,北京市有能力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且已经对各大医院的 医生疾控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广大市民在出国时,应当注意当地疫情情况,并且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


  背景链接

  世界卫生组织8月4日最新报告称,西非4国埃博拉病毒疫情仍在迅速蔓延。截至8月1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与尼日利亚共报告有1603人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887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警告称,疫情正渐渐失控,如果不马上投入更多力量,可能导致患者大量死亡、经济遭到破坏的灾难性后果。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