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小心颈源性头痛找上门

2014-08-07 作者:李一然 文/摄 来源:劳动午报


图为本期专家、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正骨推拿科医师袁博(左二)正在为患者治疗。

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其发生率仅次于感冒,被称为“第一疼痛”。随着生活及工作节奏的加快,颈源性头痛发病率增加,尤其在长期伏案工作者中占有较大比例。许多人已有多年的头痛史,当头痛时,将其当成暂时的生理现象,不重视、认为忍一忍就可过去,不到实在受不了,不去医院。其实,头痛带给人的不仅是疼痛、失眠、坏情绪,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甚至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溃疡等疾病。

  针对颈源性头痛,记者日前采访了从医多年经验丰富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正骨推拿科医师袁博,袁医生就颈源性头痛及患者怎样进行自我康复,作了详细介绍。

  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干家务
  易导致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临床表现较复杂,头痛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已经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颈椎退行性病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为头部急性或慢性疼痛,疼痛的部位为后枕部,有时牵及头顶、单侧或双侧颞部,少数出现在前额部或眼眶部。疼痛的性质有持续性隐痛,钝痛或放射痛,甚则呈针刺样及刀割样痛,严重影响睡眠及工作,常伴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或后枕部、耳后部酸胀不适,局部喜按压,严重者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及呕吐等。

  颈源性头痛的症状特征表现为:①头痛多偏于一侧,双侧交替发作的单侧头痛,极少数为全头痛;②头痛起于颈部,可沿颈部放散到顶颞部,少数发生在前额或眼眶上,颈部的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③症状发作或加重的时间不一,从数小时到数周;④发病初期,头痛多呈阵发性,以后则变为慢性波动性头痛;⑤疼痛性质多为跳疼、刺疼、胀疼、烧灼疼,亦可为刀割样或放射性、牵扯样痛,平时为慢性隐痛或麻木酸痛;⑥头痛常伴有耳鸣、眩晕、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有眼部胀痛或眼球内陷感;⑦头痛发作时,可出现步态不稳;⑧头痛有许多激发点,如颈部肌肉及颈肩部肌肉的紧张、痉挛。

  颈源性头痛,顾名思义就是疼痛的诱因源于颈部。颈部是人体最易受损的部位之一,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或是干家务,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寰枢关节受到外伤、不良姿势和风寒、潮湿等时可引起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的丧失,内源性静力平衡破坏,使寰枢关节位置发生了变化,进一步使寰枢关节周围肌肉系统受到损伤。在损伤的病理情况下,由于颈椎关节频繁的伸屈、旋转活动,可使支配关节囊的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引起颈源性头痛。另外,睡眠时不正确的用枕,坐姿不正,导致颈部软组织炎症,颈椎间盘病变时,局部释放的炎性物质直接刺激高位颈神经,也会引发颈源性头痛。

  伏案工作者每小时歇一会
  可有效预防


  目前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神经阻滞、手术和中医手法治疗。在我的临床研究中,对颈源性头痛的患者进行定位(寰椎和枢椎)拔伸牵引旋转复位法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96.4%)症状缓解。

  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每天进行2次头颈部自主运动训练,可起到调节神经的作用,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以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消除或减轻对病灶颈椎附近的神经、血管的刺激,进而缓解头颈部疼痛。长期进行头颈部自主运动疗法,具有调节并改善颈部软组织弹性,维持颈椎动态平衡,可防止颈源性头痛的复发。

  袁博还表示,预防颈源性头痛,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长过时间伏案工作,每1小时至少休息1次,并活动颈部和上肢。

  (2)睡觉选择适合的枕头,不过高过低,一般10~15厘米高的枕头较为合适。胖人及肩宽的人可适度加高枕头。但要保持卧位时头颈部与胸腹部保持基本平直。

  (3)颈肩部不要受凉,否则容易诱发局部炎症,导致颈源性头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