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型综合医院普遍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很多大医院的病房里住着一些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老病号”,造成“压床”现象。还有一些病人,在急性期过了以后就回家了,没有接受康复治疗,留下很多遗留症。北京小汤山医院目前就正在积极探索“三级康复网络”,平昭院长作为亲历者,有不少感受。
搭建三级康复网络
帮患者赢取最佳时机
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平昭表示,小汤山医院是友谊医院联盟成员,两家医院有患者转诊协议,与其他大医院的转诊制度还在洽谈中,这包括目前与安贞医院的接洽,因为小汤山的心肺康复科还没有建设起来,所以与安贞医院的转诊还没有成型,正在筹建之中。
所谓三级康复网络就是以大型综合医院康复科为龙头负责疾病急性期康复、康复专科医院为核心负责疾病恢复期康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负责后遗症期康复的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多向转诊、合理诊治,帮助患者赢取最佳康复时机,有效提高康复效率,合理利用康复资源。
现在昌平区已经建成了康复医联体,小汤山医院是医联体的中心医院,并且在6月与医联体内部的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进行签约,现在已经开始商谈实施的具体细节,包括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床位上可以互通。
未来,小汤山医院将与多家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平台,来分流大医院患者。今后,随着双向转诊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更多的处于亚急性期、恢复期的患者,将可从大医院转至小汤山医院继续康复治疗。大医院还将派专家,参与会诊治疗方案。转诊后病人病情若加重,还可再转回大医院。通过这种双向转诊方式,会有更多康复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能大大提升
病人的身体素质
调查显示,长期以来疾病社会负担的68.7%来自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这个比例正以18%的年增长率上升。有统计显示,脑血管病急性期后不做康复,只有6%的人能恢复生活自理,如果经过康复治疗,60%的人不但能自理、回归家庭,而且能够回到工作岗位、回归社会,这就是不做康复和做康复产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国还存在一个对康复认识的严重误区,我们的康复理念有待更新,国内康复医学在实践和主动康复理念方面落后于欧美国家。医疗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病损和缺陷的临床治疗,轻功能性活动的康复训练,缺乏主动康复意识和全社会参与意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的医疗目标也应由疾病的治疗转变为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以及延缓衰老、延长生命等。全面康复的涵义应该是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康复;不仅要保全生命,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不仅要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在生活上自立,还要使其重返社会,具有职业,并在经济上自立,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
院长吐槽康复治疗现状
病房老旧、人才紧缺
平昭说,医院床位数太少、病房老旧,急需建设康复大楼。小汤山医院虽有577张床位,由于肩负着干部疗养、健康管理等职能,目前,医院针对康复治疗的床位仅有150张。由于床位稀缺,康复周期又长,远远不能满足市民需要,市民需要提前几个月排队才能入住。不少外地患者担心术后,没有康复床位,甚至提前半年就打电话预约。而且医院房屋康复无障碍设施跟不上,医院大部分都是50年代的老楼,门窄,轮椅进出困难,康复病房不太符合康复院的要求,但是要改起来很困难,如果要改造,目前这些患者也无处安置,改造不会是一个短时间过程。因此,建一座专业化的康复大楼势在必行。
另外就是人才问题,以前小汤山医院是疗养院的底子,医疗人才本身相对匮乏,一致以来康复专业医学生生源紧缺,康复治疗师严重匮乏(0.4名/床),缺口五分之四,引进康复师非常困难。还有就是小汤山医院的地理位置在六环边上,所以,相对城区生活条件等各方面欠缺很多,比如孩子教育、住房等问题,这些也是医院人才引进的制约,这些方面将来都需要政府支持,平昭还希望有关部门给一些政策,让他们引进更多的人才。
本期专家
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 平昭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