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择校好比挑饭馆

2014-08-04 作者:任洁 文/摄 来源:劳动午报


市教委委员李奕(左一)与家长交流。

如何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优质小学是否以硬件资源为判断标准?爱“找茬”的孩子是坏孩子吗?在近日的一次形势政策报告会上,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为家长介绍了他对教育的种种思考,为家长更好地育儿和家校间互动支招。

  判断幼儿园好坏
  不要以课程为依据


  李奕是中学特级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说,养一个小孩,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家长首先期待的是孩子能够健康和快乐,然后期待他学有所成,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不同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应有所侧重,比如在幼儿园时期,我们更看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更关注这个孩子在园一日的生活模式。

  即使这个幼儿园的课程非常好,又是双语、拼音,又是写字、阅读,却未必是学前阶段真正需要的。不管小班、中班、大班,不太建议书包里有铅笔盒,因为小孩的手指没有发育成熟,过早握笔是有问题的。教委反对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不是不想让孩子学,而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状况更重要。

  另外,还要看小孩的求知欲和提问的状态是不是得到保护。“现在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的孩子越大越不爱提问,越大越没有自信,眼睛里没有那种光芒。”李奕说,到幼儿园参观,小孩会跟大人主动打招呼,甚至往你身上扑,撕贴画给你贴。但孩子大了,却基本不理你了,教委资源调配就是要改善这种状况。 

  很多家长要给孩子挑选一个好的幼儿园,好的幼儿园是什么?首先要吃得好,有固定的饮水时间,有吃水果的时间,上厕所和喝水有固定记录,能够及时给家长反馈。然后看整个课程中有没有“轻舞飞扬”,有没有运动天地,有没有固定做操,活动时间占多少,比如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多长。最后再关注学的基本技能、课程设置。所以学前教育阶段很有讲究,虽然没有像义务教育阶段那么固定,但是家长去考量、选择的时候,这些要素很重要。

  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孩子单位时间内获取资源的多少,即班额问题。班里的小伙伴有多少,老师和孩子接触的次数、时间有多少,这也是教委考量的核心,现在幼儿园基本建设也是围绕这些进行。

  孩子回家不爱说话了
  家长要警惕


  “到了小学阶段,要进一步去激发、巩固孩子的自主探究和求知欲,这是现在整个小学阶段改革的核心。”李奕介绍,孩子出生后,学说话、学走路,天生是好学的,但是通过原来的传统教育,慢慢他不好学了,有的还变成厌学了,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要调整。原来讲究学生身坐直、眼向前、不说话,但现在要求所有的老师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小学阶段的一个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就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选择适合他的环境,同时创造他的成功体验。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每天回来都欢天喜地,拿一个模型滔滔不绝地跟家长讲,或是说同学怎么样,这个孩子的状态是正常的;如果有一天回来不说话,或者说得越来越少,不跟你讲班里的情况、同学之间的趣事等,家长要特别警惕,这说明他白天的生活质量发生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天性是回来给家长讲奇闻轶事的。

  有时候班里人太多,老师关注不到,一周两周孩子没有被关注,也没有什么批评。这个时候家长要及时诊断,或者跟老师联系:“我家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您是不是叫他一下,哪怕回答不出问题也没有关系。”李奕举例说:咱们都当过学生,上课时老师提问你,一下子就惊起来,后面想走神都不可能了。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每天的变化。

  老师对孩子真正的关注和关爱,不是考试让他怎么样,而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给予他关键点上的教育刺激,这也是把孩子送到某一所学校更多获取的资源。小学阶段是关键点的教育资源,到了中学就是答疑,到了初三和高三,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下课跟老师聊天,占用老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老师家长
  应鼓励孩子对问题质疑


  现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改革,第一是丰富课程的设置,让孩子尽量动手,不是坐在那里干听;第二,除了传统的学习和写字,更多留一些创意性的作业,培养孩子形成批判性思维——比如找茬,针对社会的实际和看到的问题提问。孩子是不是真听进去,感不感兴趣,是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要关注的。这些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孩子和小学老师未必做到位,但肯定是改革的方向。

  择校好比挑饭馆
  环境不重要“菜”好才是硬道理


  李奕表示,我们眼中的优质资源,是把这种优质内涵进行传播和扩展,这样才能真正作用到咱家孩子身上。哪所学校装修的好,有一个书法教室,或者300倍的天文望远镜,跟咱们没有关系。就好比我们去一个饭馆吃饭,这个饭馆坐落在高楼大厦里,环境很好,但是菜不好,没吃出什么东西,这顿就白搭了。

  教育本质上就是服务,跟餐饮差不多,核心是教育供给。孩子往往按照喜怒哀乐来“吃”,在小学,他们喜欢这个老师就认真学;不喜欢这个老师,唯一的报复手段就是不学。

  一些不起眼的学校,但是阅读习惯,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表达能力都不同一般,品质就会不一样。如果学校变成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一个年级十几个班,每个班四五十人,一个老师教3个班语文,作业就会基本没有时间判。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量就是两个班,这样还能判出水平。

  老师有责任每天关注孩子,跟家长建立一定周期的联系,但是现在往往受大班额的限制,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不够。所以家长要主动跟老师建立联系,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真正的好学校,要看是不是真正尊重学生。家长可以看课堂笔记和作业,老师怎么批改和指导;还可以看老师了解学生的程度。就像开家长会,您去问老师,我家孩子怎么样?如果老师滔滔不绝讲出你孩子的个性特点,跟您了解的情况能印证上,这所学校就值得放心了。如果老师泛泛地说好,家长要警觉,您家孩子可能没有获得应有的资源,您要把孩子的个性传递给老师,让老师在教育中进行调整。所以,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白天的生活,从每天孩子放学后的反应,与老师的沟通,和课堂上做笔记的情况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