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童年记忆——北京的公交车

2018-05-10 作者:□孙赖一 来源:

 
  还是我很小的时候,北京城里还有有轨电车。对于电车,我的印象已经有点模糊,只记得电车像一个方方正正木头盒子似的,地面有铁轨,车顶上有个U形的弓子,连接着上面的电线。
  印象里好像感觉司机是站着开车,而且车子两端都可以驾驶。车子开到终点站,不必掉头,司机直接到车尾处,向回开就是了。
  由于受轨道限制,电车到站的时候会在马路中间停下,人们得到路中间上下车。那时的电车好像没有喇叭,而是发出铛铛的钟声,提醒路人注意车辆。所以老北京人都管有轨电车叫做“铛铛车”。这种有轨电车行驶速度慢,噪音也比较大,所以后来没有什么发展,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据说1959年的3月9日是北京内城有轨电车运营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正好是我5周岁生日。
  有轨电车被淘汰后,街面跑的公交车就是汽车和无轨电车了。那时的公交车上面配有一名售票员。售票员不像现在这样坐在车上,而是背着一个票兜子,手里拿着票夹子,前后门轮流售票。车子到站一开门,售票员都是第一个下来,并赶到另外一个门边,查验乘客的车票,招呼乘客上下车。待乘客都上车以后,售票员才最后一个上车。如果是从前门上车,会高喊一声:“关门”,司机就会把车门关上开车上路。
  那时的车票很便宜,根据所乘路线远近,有4分、7分、9分等等。后来票制改革,从5分开始,1毛、1毛5分。买票的时候,售票员会问清你到哪站下车,再用一支红蓝铅笔在票上对应的站号上划一下,然后用铅笔上绕着的皮筋在票面上轻轻一蹭,一张票就被带了出来。不同的方向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划,以判断乘客手中的车票是否有效。
  那些常年坐公交车上班、上学的人,为了方便,也为了省钱,都会买月票。每次乘车只要给售票员看一下就可以了。
  早年的公交车的车型可以说是形形色色,什么车都有。车的状况也不是很好。
  设备也非常简单。车里的座位很多都是木头座椅,谈不上什么舒服不舒服。车子拐弯的时候不像现在打开转向灯示意,而是把立在司机前边的一个箭头扳倒,指向行驶方向,就可以拐弯了。
  那时很多车都是烧柴油的,车子一发动就会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浑身颤抖着冒着黑烟向前跑去。到了困难时期,由于缺乏燃油,还有烧煤的汽车。
  印象最深的是烧煤气的公交车,在车顶上面顶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包。随着煤气消耗,煤气包会慢慢的瘪下来。
  现在,北京的公交车路线比那时多了不知多少倍,车辆也越来越好。和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但当年那些公交车留给我的印象仍会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