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工点亮城市之光
2018-04-13
作者:姚明祥
来源:
夜深人未静,这座城市始终灯火通明。
常在凌晨1时,见几个手提蛇皮编织袋的老大爷,亮着手电翻找于各个垃圾箱之间。多次碰着也便熟了,才知他们原是附近的村民,跟随儿女进城享福,却又一时丢不了勤俭的习惯。他们的作息时间是晚饭后打磕睡,在家人熟睡后,悄悄溜出家门,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赶在保洁员清扫前才有收获,所以他们常选择凌晨拾荒,清晨归家,再侍弄孙子上学。白天街边碰上残疾的乞讨者,多数是这些人送上伍角或1元小钱。就觉他们捡拾的,不仅仅是城里人随意丢弃的薄薄纸板与小小矿泉水瓶。
凌晨3时,附近的菜农,背着或用三轮摩托车托着他们高高的希望,不进农贸市场,就在大桥路灯下,与菜贩子们大声讨价还价。这时他们成交的菜,是纯净的绿色。洒水,是菜贩子们的勾当。交了菜,赶着黑回去,天亮后又去忙新的希望。
多数时候都看见这小城下半夜的出租车,只载着一个人来回跑,那坐着的就是驾驶员自己。这时他们常戏称自己是在空旷的街道上网鱼。但是,当他们载上工地上危重伤者时,他们不但不收钱,还帮着扶进急诊门诊。他们说,钱能赚得完吗?谁没有一个危难时,能帮就帮一把吧!让这个深夜不再黑,让这个季节不再冷,就连呼啸的北风也裹挟着阵阵滚烫的暖意。
凌晨5时,保洁员都上了岗。以前是用竹扫把,满街扫得沙沙响。现在市民的素质提高了,随手乱扔的现象少了,但地上仍有烟头纸屑,还有冬日落叶。提一个塑料小撮,拿一把扫把,随见随捡。环卫所的人说,千元万元的皮夹子,环卫工捡过不少,都积极主动上缴,请所里联系失主。保城市的洁,也保心灵的洁。
几乎与此同时,街边小餐馆开了门,开始忙碌。多数既是老板,也是伙计,自己给自己打工,蒸馒头包子、熬稀饭,为城市准备热腾腾的早餐。
骑着三轮摩托车送货的小贩,顶着冽冽寒风,沿街沿店送货,每到一个店门前,停稳摩托,提下一包面条或一包米粉,为城市献上一份可口的小吃。
警车无声地交替闪着警灯,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大街小巷,星星般眨着眼,紧盯着每个黑暗角落,是这个城市的不眠之眼。
干什么的?只有新来的协警巡逻时,才会如此询问我们这些管网查漏夜巡工……
还有不知多少的普通夜工,以他们一点点平凡的辛劳,在这深夜汇聚成一束束光点,如一颗颗璀璨的繁星,照亮了不夜之城,增添了城市灯光的亮度与鲜艳。哦,城市夜光,原是这些深夜劳动者点亮。当启明鸟啼开浓浓的夜幕,路灯退色,他们的身影也随之消失。行人太多,他们不再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