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月亮的自我实现之路——读《她想要月亮》
2018-01-16
作者:彭忠富
来源:
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香车美女豪宅大餐,看某些成功人士成天演绎纸醉金迷,我们自己也心向往之。但如果你把“有房有车”作为世俗成功的衡量标准,一旦目标实现,你将面对丧失自我的人生危机。可见,幸福和金钱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幸福需要的钱,远比我们想象得少。如果你思考的问题都和钱有关系,最终,你会成为金钱的奴隶而身心俱疲,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法国心灵成长畅销书作家拉斐尔·吉奥达诺认为,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与追寻生命的意义,这二者对鲜活的我们来说,同等重要。如果有一天,你看清了充斥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必须要面对与战胜的平淡、重复和孤独,你终于承担起了为自己寻找幸福的责任,月光便会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拉斐尔在最新出版的《她想要月亮》一书中,讲述了卡米耶一家寻找幸福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赋予生命以意义,就能战胜平庸,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受羁绊。当充斥着喧嚣和忙碌的白日终结,月亮升起,散发出温柔的光芒,你静下心,就能听到月亮的低语,轻轻召唤着每颗不甘于平淡、蠢蠢欲动的心。想要月亮的卡米耶徐娘半老,有高收入又稳定的工作,有相伴多年的老公,有正在成长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照理说,应该生活得无比幸福。可为什么,卡米耶总觉得幸福仿佛细沙,一点点从指缝间溜走?卡米耶并不甘心。在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的夜晚,月光照亮了她儿时的梦想,她发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找到那条通往月亮的自我实现之路。
作者通过卡米耶的人生故事,潜移默化地给我们阐释了“公式化生活综合症”这种戕害心灵的痼疾,它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病的人,他们的症状大体相同:缺乏主动性,意志消沉,容易气馁,没有梦想,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丢失了生命的意义,尽管在物质上很富足,却始终感觉不到幸福。要想治愈此症,我们需要像卡米耶一样,践行“公式化生活”战斗指南,其中包括“每日一小步”“白色大行动”等理论,只要我们如法炮制,必能收到奇效。以“记录积极的经验和个人的优点”为例,指南要求我们建立一份清单,写上你所有的优点,所有你擅长做的事和所有你生命中最成功的经历。这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的积极面上,重新收复自我评价的失地,提高对自己的认可度。
幸福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是种内心感受,关键我们得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其实,家人身体健康就是幸福,知足常乐就是幸福,有追求就是幸福。幸福是实实在在的,她就在我们身边,需要你用心去感受。
这是一个掀起全球阅读狂潮的心灵开悟故事,本书充满惊喜与感动,关于生命的转变、人生的第二次机会,以及我们为何而活、为何而拼、为何而爱的无法抗拒的理由。改变是一扇门,只能从里面打开。不过要想获取幸福,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