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最美的“蝴蝶”

2017-06-05 作者: 来源:

  朱宜尧 文/图
  “蝴蝶”调到红外线车间的时候,段里早有规定:除了招聘以外,其余走关系的一律门都没有。
  可她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调到了红外线。她的到来,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大家看胡蝶的眼神都变了,私下议论:这个胡蝶可不是一般的“蝴蝶”!
  红外线工作确实不是啥好活,除了检修在白天进行,其余都在夜间。冬天爬冰卧雪,夏天风吹日晒没日没夜地施工。同事们幸灾乐祸、不怕事大:瞧好吧,早晚有一天,她会调走的。
  可她就是偏要啃这块硬骨头。男人能干的,她也能干。男人干不了的,她还要干。胡蝶和男同事一样夜间施工,没什么可优待的。接触时间长了,大家慢慢地接纳了胡蝶,了解了胡蝶,并且知道了她居然还是红外线科班出身。
  后来接触的过程中,更让大家钦佩不已。
  红外线一代机设备简陋,探头就卡在一个简单的托架上。当时列车运行震动而造成的探头故障不在少数。胡蝶在托架上粘了一层黑胶布,既可以减缓震动,又可以固定探头。她还在探头两端安装了钢丝夹,每侧两个,这样一来探头稳定性增强了,故障率自然下降了。
  更换二代机的时候,因为探头托架和探头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她又把钢丝夹进行了改进,发明了“整体式钢丝夹”。数量从原来的四个减少到两个,由原来一个钢丝夹固定探头的一端,改成了固定探头的两端,形状从原来的梯形改成了中间带有凹形的梯形夹。
  改进后的钢丝夹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探头和托架俨然成了一体,探头故障率几乎降至为零。大家不得不佩服起胡蝶来。
  随着长大货物列车的开通,红外线探测设备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如今红外线设备已经是第五代了,高速的列车带来高效的运能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超大的震动对轨边设备带来相当大的损坏,比较明显的就是探头顶端的航空插头因为震动过大造成接触不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胡蝶经常夜里睡不着,琢磨这件事,白天又反复测量尺寸,绘制图纸,经过几次改进,终于研制出新一代“一体式探头钢丝夹”,将顶端的凹槽制成了和航空插头相符的钢丝卡具,使得航空插头、探头牢靠地固定在托架上,解决了探头固定难和航空插头松的问题。
  这事在单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她发明的钢丝夹被同事们亲切地冠名“蝴蝶牌”钢丝夹。同事私下议论:这个胡蝶真不是一般的“蝴蝶”,是线路上飞翔的最美的蝴蝶。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