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上班路上

2017-04-19 作者: 来源:

 
  王凤煜
  刚出家门,走到社区正门口,一早就有志愿者们在做垃圾分类展示和宣传,“小伙子们,你们真是挺早的啊”,遛弯回来的大爷搭话,“是啊,大爷,我们是环保志愿者,今天来咱们小区做活动,您过来看看不?”大爷应声走过去。展示区并不大,但从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到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一应俱全,也有志愿者进行具体演示。忙于赶车使我并没有驻足观看,却也看到听到了一些知识,如实现垃圾分类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变废为宝,也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有害垃圾与无害垃圾的区分等。匆匆而过的课堂使我的见识增长,也陷入沉思,做好垃圾分类是推进社会环境建设的重要方法,如果人人都参与,那么社会生态建设定能取得丰厚回报。回头看去,那些志愿者们的忙碌还在继续。
  从家到车站,路程并不长,继续前行,马路边上照例是一名清扫着的环卫人员,她是一名中年妇女,骑着一辆环卫车,不厌其烦地用夹子夹起杂物,用扫把撮起垃圾,仿佛在清扫自家地面。起点到终点,因为走走停停,我总能够超过她,一段一公里多长的路,就这样被“城市美容师”打扫得干净利落,犹如新建。在北京,有很多这样的环卫工人,用辛勤的劳动在服务着美丽的城市,回头看去,她已骑向下一条马路,笑容和朝阳一样灿烂。
  走到车站等待,几名公交车站文明引导员早已开始日常的工作,引导车辆进站,维持乘客秩序,黄衣红旗和口号已然成为小小站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因每天坐车,与一位引导员阿姨相识,一早的寒暄,阿姨说:“北京最近天气真好,你看这蓝天白云的,比去年强多了”,“是啊”,我刚应声,“小伙子,别站在站台下边”,阿姨打断我并微笑着走过去劝说。在她眼中,梳理一个站台的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一直以来,无论春夏秋冬,风晴雨雪,这个小站台仿佛一个文明的符号,在他们的精心引导和服务下,乘客与车辆总能保持一种秩序的平衡。他们的忙碌产生了一种力量,使文明的进程显得无比生动。在北京,有无数个这样的站台,在他们的努力下,早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符号。
  乘客增多的车站,车水马龙的公路,更多的人踏上了忙碌的上班路,开始了一天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在晴天朗日的衬托下,这景象别有一番韵味。自古以来,人们日出而作,冬藏、春种、夏耕,为的就是等待金秋幸福的收获。随着时代的发展,分工的不同造就的职业的多样,但每个人对于敬业的认知却始终如一,也许8小时时间并不长,却是每个人与自己的一份约定,它可能体现在一个街角、一句问候或者一份关怀,他们的岗位虽然平凡,但用双手赢得收获,他们的分工虽然不同,但足以让我们敬重。在阳春三月的早晨,我们迎着朝阳,继续前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