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家长“待遇”

2017-03-31 作者: 来源:

  刘兵 文/图
  女儿原来就读中心城区重点小学。后来,我们在开发区买了新房,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她顺势进了那所开办不久的中学分校。
  随着一段时间的学习,女儿以前储存的优势凸显,最后在期末考试中,她的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拿了满分,其它几门的分数也在年级里高居榜首。
  薄弱中学突然冒出这么个“尖子生”,引起各科老师、班主任和校长的关注,扶优情结开始蔓延,女儿不仅当上了副班长,还被推荐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我这个家长也跟着沾光。
  那天,班主任打电话,说放假前要开家长会,要我提前准备好发言稿,在会上介绍育女经验。为不负老师的重托,我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洋洋洒洒地写了五大页。
  第二天到教室,班主任叫我坐第一排中间,两边是“次高分同学”的家长。校长宣讲教育主旨后,再由各科老师谈成绩和问题。我盯着排名表沾沾自喜,班主任把我“请”到台上。
  演讲非常成功,不时博得阵阵掌声。班主任要我再接再厉,对孩子再抓紧些,使之成为班里、学校乃至区里学习上的“领头羊”。散会后,好几名家长慕名跟我请教经验。
  孩子成绩棒的家长,被学校“请”去大多是好事,“待遇”超好;女儿一些缺点,有的老师也视而不见。正所谓,学生分优劣,分数压倒一切嘛!
  可意想不到的是,进入初二后,随着学习难度的上升,加之我又常出差,没时间辅导和督促,女儿的惰性上来了。她嫌市内培优班远,常缺课。别的同学暗中攀比,你追我赶,好几个男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到期末,女儿的排名猛地掉了十几名,总分居中。
  那天又开家长会。进教室时,班主任略微朝我点头后,就热情为几名“高分家长”导座。我在后排,如坐针毡;听考分夺魁的家长作经验介绍,悲从心升,五味俱全。轮流登台的老师和家长说了啥,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班主任作总结时,有几句话好像针对我,既有鼓励也有劝勉:“分数虽不是唯一,但它可以决定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个别学生成绩下降得厉害,作为负责任的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对此,我们仍充满期待。”
  ……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