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技师”成长记
2017-03-27
作者:
来源:
赵思楠
在聚乙烯基地的职工中,一提起刘建新大家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因为他是在一线生产岗位成长起来的一名支部书记,无论是在支部管理或装置经验上都有着过人之处。经过了27个年头石油化工操作的磨练和摸爬滚打,已经在装置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大事小情只要他一出手就能找到问题核心和解决办法。
第二高压装置从筹建至今,已经走过整整14个年头,刘师傅作为元老级的人物,从装置筹建,到压缩机的试车,再到反应开车,直至合格聚乙烯送入包装车间,他一直努力学习每个细节,每个过程,使之了然于心。
2005年,刘师傅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培训工作,获得了技师的资格,并把自己所学运用在本装置的生产中,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及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为车间解决了许多问题。譬如,解决了挤压机的打滑问题。挤压机是生产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电压为6000V,功率是3000kw的重大型生产设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注剂的缘故,挤压机需依靠操作人员反复调整挤压机的转速,以适应打滑造成的挤压机负荷的剧烈变化,同时也会影响产品质量和颗粒外观,且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对装置本身也会造成损坏。
刘师傅经过探索发现,注剂温度对挤压机电流影响较大,于是他提出降低注剂管线的温度并对其进行调整,解决了主挤压机打滑问题,使挤压机电流稳定,增加了挤压机的混炼效果,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外观的稳定,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对挤压机的转速的输入输出,也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
在装置的这个大家庭里,刘师傅就像老师、兄长一样关怀爱护着每一名职工。在装置管理建设中,他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把人性化管理作为工作行为准则。
他总是广泛听取每一名员工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采纳和借鉴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及时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同时,他很注意对班组人员的培养,以装置开车至今,已经有多名年轻同志在刘师傅的指导下成为主操、副班长,并在各个岗位上成为中坚或骨干。
2015年开始,刘建新主要负责化工六厂三支部以及二高压装置的管理工作,职工能够认真落实公司及第二高压装置的各项管理规定,年内未出现一起因人为误操作而导致的问题;安全直接作业环节监护过程中无违章,在公司内率先实现了连续24个月的直接作业环节挂绿牌的好成绩。
他在肩负着二高压装置管理过程中推行了多项成效显著的技改措施,用于稳定装置生产和减轻倒班职工的劳动强度。年内安排落实的几项小技改项目得到了装置广大职工的大大好评。
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他的工作上,凭着对工作的执著追求和认真负责,以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聚乙烯事业。
面对荣誉,喜悦自然不用说,但他更多的表现是坦然依旧。当问起他成功的经验时,他说的最多的还是一句老话:“爱岗敬业不仅仅是口号,更要踏踏实实的将它落实到行动,只有我们每个人做到了,公司才能兴旺发展。希望每个人都拿出恒心、信心、决心和毅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