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法官妈妈

2017-03-22 作者: 来源:

 
  冯琳
  “妈妈,你能不能陪陪我呀,我都发烧了。”女儿撒娇地对张小雅说。张小雅看着女儿因为发烧红扑扑的脸蛋儿、水汪汪的眼睛,心里一阵愧疚。女儿正是需要人陪伴的年纪,她的工作岗位却不容许她整天陪在女儿身边,看着自己错过女儿的第一步走路、第一句“妈妈”,她的心里就特别不好受。
  “乖,妈妈起床给你做好吃的,做宝贝最爱吃的水蒸蛋好不好?”小雅哄女儿道。谁知女儿却不吃那一套:“妈妈,你每次都不答应我的请求,请一天假陪陪我嘛,我更想妈妈在身边,别的小朋友妈妈都陪着他们呢。”小雅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她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今天已经约了当事人开庭。想到当事人李大妈一把年纪还得上法庭,小雅的心里一阵纠结。“宝贝,今天有当事人等着我呢,这样吧,我下次放假带你去欢乐谷。”女儿听了妈妈的话,没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地滴了下来。
  小雅准时来到了法院,饥肠辘辘地她穿上了法袍,匆匆走向法庭。当事人已经到了,现场气氛剑拔弩张,原被告双方本来就有矛盾,大热天地赶到法院更是火气十足。张法官敲下法槌,开庭。调解环节,双方都不松口,都要求判决,坚决要求法官主持公道。张法官娓娓道来,你们两家关系肯定不是一直都这么糟糕,多年的邻居了不要因为盖房子这点事儿破坏了感情。李大妈终于有所松动,“我知道张法官为我们好,你说说,我这么一把年纪了,上次他们来我们家商量滴水的事儿,吆三喝四的,我心脏病都快气出来了。”张法官见有转机,赶紧说了对方,“是啊,都是邻居,你说原来那么好,你们现在关系处不好,两家小孩儿都没朋友了。本来一起长大的邻里跟兄弟一样亲着呢。”对方一听涉及到孩子,口气也软了,张法官趁机加了把火,重新花了半个小时说服两方当事人,最终两方握手言和。
  拖着疲惫的身体,张法官走出法庭,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女儿别扭地不肯接听,她只得作罢,听婆婆说退烧了便心安了许多,于是开始整理手头的另外一个案件的进展。
  另一个案件的当事人不满地打来电话:“张法官,你们是怎么工作的,我的案子都立案一个月了,才开了一次庭,着急着呢。”张法官无奈地跟当事人解释了一通,又开始了一下午的忙碌。为了尽快结案,她总是逼着自己结案后,尽快地发出法律文书。张法官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只是觉得口渴了想喝杯水,突然发现天已经快黑了。她匆匆拿起研究了一半的材料往家赶。
  大学毕业时,出于热爱,她选择了法院,从书记员做起,到现在的审判员。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能今天解决的从来不拖到明天,能不请假的从来不请假。每年的优秀法官、“三八红旗手”、“调解小能手”都被她收入囊中,她爱自己的工作,更爱当事人解决问题后那舒心的笑容。在她手上,经过太多悲欢离合,她能做的就是敲响自己的法槌,用手里的权利去帮那些人解决问题。然而,她却亏欠了家人太多。
  张法官开启了台灯,陪着女儿,开始了材料的研究,望着熟睡的女儿,幸福而又无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