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角落
2017-03-09
作者:
来源:
梁震宇
水厂里有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承担着地表水工艺的重要环节——污泥处理。就在这么一个角落有一位老职工,一丝不苟地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兢兢业业几十年,你还会觉得平凡吗?
骆道海今年57岁了,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骆”,他在部队服役20年,退役后来到第三水厂工作。
老骆目前在污泥车间制泥岗工作,你以为制泥岗就是离心机一开,点一下自动运行就完事了?真不是这么简单。要想让离心机运行稳定平稳,就要随时根据污泥的稀稠程度调整离心机进泥泵的转速和加药机的运行频率。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离心机扭矩在正常范围内,因为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致故障停机,严重影响制泥量。就制泥这项技术而言,老骆潜心研究了多年,自己摸索出一套运行方法,他一个班的制泥量几乎可以比别人多一半。现在制泥岗的几名职工几乎都是老骆带出来的。
去年供水高峰,处理南水的产泥量持续增加,导致排泥量翻倍,需要安排加班制泥。领导找到老骆,问他家中情况能不能允许加班,日后再安排倒休,老骆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年轻同志都叫苦连连的加强班,老骆一上就是一个月,没有一点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制泥工作,保证了安全高效的制泥率。
有一次我去污泥车间找老骆拿工作日报,发现他正在对着离心机的螺旋输送机发呆。我就站在老骆身后想看看他在干什么。我顺着老骆的视线看去,原来是螺旋的拐点处总会有一些泥球转不出去。我想问问老骆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叫了他三声,居然没有反应,我只能把他“拍醒”。
我问老骆:“您这看了半天了,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呀,要是泥球越来越大,会不会溢出来呀?”老骆一脸凝重地对我说:“我得去调整一下加药系统运行频率。”说着就一路小跑去控制盘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我心想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同志竟如此敏捷,他对工作这份热忱真是让我肃然起敬。我赶忙追过去问:“骆师傅,您这都调整了什么参数呀。”他对我说,离心机进来的污泥变粘稠了,就需要降低加药系统的投加量,这样才能避免泥球越来越大。再晚一些调整加药系统螺旋拐点处可能就要有污泥溢出来了,那样就不好处理了。我跟老骆又盯着螺旋看了十分钟,果然螺旋里面积累的泥球越来越少了。骆师傅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我说:咱们运行的每一个岗位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平时得勤用脑、多用心,必须认真摸索其中的规律,才能掌握一些现象的缘由,提前判断及时调整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我连忙点头,平时不言不语的骆师傅在我心中已成为榜样。
爱岗敬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总有人问老骆这样做累不累时,他总是腼腆地一笑:“不累,这是我应该做的。”老骆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工人,一个供水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供水事业奉献力量。时时刻刻在工作中起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四个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