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隧道深处的守望

2017-02-21 作者: 来源:

  刘雅华 文/图
  老鲁是线上的领工长,负责六条隧道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其中,最长、最难养护的伊尔施隧道,全长1900米,成了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别说维护,单说在黢黑的隧道里行走就怪让人害怕的。
  隧道的冬季偏长,有八个月的时间是冬天。昏暗幽深,手电筒的光亮照不了多远,像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在洞穴里飞舞。寒气从四面围裹着隧道里的一切,令人毛骨悚然。今年几个刚入职的年轻人,没干几天就跑了。
  可老鲁一干就是八年,这八年间往返这六条隧道之间,从春夏到秋冬,也走到了人生的暮年。
  老鲁说:“伊尔施隧道是伊阿线上所有客货列车必经之处,每天必须死看死守。”老鲁直言快语,言语中透着一份自信和坚定。
  老鲁干工作还是有一套的,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那年春节前,工区管内的2号隧道检查井下的排水设施,因保温不良而结冰堵塞,地下水无法排走,井口因水结冰而冻胀,致使井口外忽然大面积冒水,积水淹没道床,冰冻了线路,隧道内的“汪洋”变成了“冰河”。老鲁不畏惧困难,率领职工排水、刨冰,连续奋战3个昼夜,最终化险为夷。想来工友们至今仍心有余悸,一刻不敢放松。
  隧道除了专人24小时不间断巡视外,老鲁还做了很多的有效对策。比如说,老鲁给隧道的检查井穿上了“棉衣”,加装了泡沫板;给关键的检查井内增设了钨丝灯,还在冻害最严重处,铺设了加热管,有效地预防了线路冻害的发生。
  伊尔施隧道有33个检查井,平均每60米就有一个,并且都设在线路中心,维护难度较大,过去1250米处至1480米处经常发生冻害,通过采取这几种方法后,没发生过一起冻害。
  老鲁说,工作再苦再累他都不怕,最难的是想家,最愧对不住爱人、孩子和父母。
  这些年,家根本照顾不上,全是爱人一个人照料,尤其是春运关键时期,几乎把单位当成了家,今年三十儿又是老鲁的班。但,老鲁无怨无悔,看着一趟趟列车安全驶离隧道口时,老鲁的心才会安宁。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