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感动而执着
2016-12-23
作者:
来源:
胡兆喜 文/图
十年前的那个9月,当我怀揣一纸介绍信抵达即将任教的山乡小镇,已是万家灯火时。人地两疏,正茫然四顾不知去路,一荷担晚归的行人得知我是新分配来的老师,立马十分热情地担上我的行李,一直把我送到距街镇两三里之遥的校门口。我谢他,他却说要感谢我呢,感谢我大老远地来他们这儿教书育人。
当晚,校长领我到镇上一家小餐馆吃饭,店老板不仅把我大加赞赏一番,更豪气冲天地说,这顿饭咱请客,感谢你来这儿支持咱们的教育事业。
从那一刻起,我彻底冰释了心中的嫌怨,从更高的层次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和伟大。感动中,我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千万不能误人子弟啊。
几年前的一个大雪飘飞的寒夜,一对中年夫妇仓皇无助地敲开我的家门,说:请老师救救我们的女儿吧。原来,他们的女儿曾是我的学生,后来随家迁入县城。女孩上学不几天就开始逃学,和社会上一些闲散之人厮混一起。尽管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让她“浪子”回头。
现在女孩已辍学在家,但仍和那些人抽烟、喝酒、混日子。痛心又无奈的父母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我——他们女儿从前的班主任,从县城赶向我所在的学校,不幸遭遇汽车中途抛锚,只好冒着飞雪步行几十里路程摸到我的家。面对家长的这份信任之情,我不禁心潮起伏,万千感慨。
感动之余,又觉得肩头的担子是那样的沉重,所从事的事业是那样的任重而道远。同时暗下决心,无论如何,我要让这个曾经的学生走出眼前灰暗的生活,走上光明的道路,更要用心用情地教育好眼前身边的学生们,让他们成人成材,万万不能辜负社会对教师的重托和厚望……
这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天,我收到了一件发自上海的温暖的邮包——一个昔日学生从部队寄来一件军制棉大衣。随信中,他说,偶尔读到我写的一篇文章,知道我还保留着熬夜读书写作的习惯,就把他几乎没穿过的军棉衣寄来给我,好让它替我抵挡冬夜的寒冷。他说,当年,我们这些住校生,正是在班主任您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温暖而又温情的冬夜,您给予我们的情和爱,学生永生难忘。
读着信,抚摩着温暖厚实的棉大衣,我的眼睛和心情一样温热润湿。多么懂事,多么朴实善良的孩子啊。其实,傻孩子呀,谁又期盼着你的回报呢,只要你能把当年老师给予你的那份关爱之情,转化成人生奋斗的动力,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努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就是对老师最大最好的报答。
正是这来自学生、来自家长、来自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热心润肺的感动,让我温暖、幸福,激情涌动,从而更加无悔最初的抉择,更加执着地坚持着脚下这方热土,播洒汗水,辛勤耕耘,精心呵护一片圣洁的花坛,期待年年花开花放,芬芳四溢,暗香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