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飞来的燕子

2016-12-21 作者: 来源:

  黄宇辉 文/图
  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主要取决于自己不懈地追求与奋斗,除此之外,我想,还与别人的关怀与帮助分不开,我走过的人生道路,就有这么一段经历。
  1984年,我读完初中。那时,家里虽然温饱问题有了保障,但是经济上还是比较拮据,加之三个弟妹也相继上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看着父亲终日为我们姊妹忙碌奔波而逐渐消瘦的面容,我决定辍学在城里找个临时工干干,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就在我收拾好行囊,准备起程的前天晚上,父亲来到我的房间,在炕沿上坐了许久,一锅接一锅地抽着旱烟,然后对我说:“甭着急,还是先给你燕子姐写封信吧,兴许她在城里能给你找个轻巧的活儿。”
  父亲说的燕子姐,是位知青,省城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由于大队没有集体宿舍,知青们分别到家有空房的人家,燕子姐就分在我家。父母都是厚道淳朴的庄稼人,看着燕子姐孤单的样儿,甚至连饭都不会做,就让她和我们一起吃,我和弟妹都亲切地喊她燕子姐姐。后来她返城了,每年都会抽空来乡下看看我父母和我们姊妹几个。
  于是,我拿出笔和纸,连夜给燕子姐姐写了封信,说明了我的想法。
  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燕子姐的来信,信中她对我辍学的想法表示极力反对,要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安下心来学习,眼下当务之急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才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并在信中把我的父母“批评”了一通,说父母目光短浅,要他们好好考虑子女的前程。信里还有她给我家寄的四百元钱,让父亲用这笔钱搞点副业,让家里能多挣点钱。
  读完信,我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燕子姐在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给我指明了道路。不安的是,燕子姐回城后,月工资才三十多元,一下子拿出四百元来,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啊。
  拿着燕子姐那笔钱,父亲又卖掉了家里一头肥猪,和邻居合伙买了一台拖拉机,在农闲时跑跑运输。记得父亲第一次赚回一笔运输费时,他拿着手里的几张钞票对我们说:“你们可要好好念书,将来不能忘了你燕子姐啊!”从此我家在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
  那以后,我读书更用功了。燕子姐时常来信鼓励我,让我争取考大学。后来,我终于跨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
  时间一晃过去40多个年头,现在我常常想起燕子姐,可以说,是她的四百元钱,不,是她的一颗心,改变了我的人生。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