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那年那月

2016-12-09 作者: 来源:

  颜巧霞 文/图
  那一年正赶上高考扩招,每所大学都疯了似的纳新,导致接二连三的宿舍不够床位不足学费上涨的连锁反应。父母陪着我办完所有手续,把笨重的行李箱扛上东八宿舍楼。
  在打开宿舍门的那一刹,我们都惊呆了。十平左右的狭小空间里,是五张简陋的高低床,墙角水泥砌的储物柜被分成十个小方格,再加上两张拼在一起的长桌和十个方凳,就仅剩下床铺前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
  我的床位就在门边,是上铺,冬天门开时的寒冷以及平时的嘈杂可以预见。爸爸放下行李,摇了摇那张高低床,它甚至都没有跟其它四张一样固定在墙上,明显是匆忙扩招下的产物。
  我照常跟他们谈笑着,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宿舍的简陋。直到一切安顿妥当,送父母搭车离开。在返回学校的路上,看着街边来来往往、操着难以听懂的方言交谈的人们,才忽然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那天,是我第一次理解了“归属感”这个词的含义。
  后来接到妈妈的电话,她偷偷地告诉我:到家以后,一路上充着坚强的爸爸终于撑不住了,躲在卫生间里抹眼泪。闻言的爸爸立即抢过电话:才没有抹眼泪,只是进了沙,再想到学校的条件那么简陋……即使在电话里,我也能感觉到始终以硬汉自居的爸爸再次红了眼眶。
  于是,这个城市,给予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美好。然而在离开她近十年的今天,忽然又分外怀念起这个客居了四年的城市,也许,真正让我怀念的,是她所承载的那段青春岁月和回忆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