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工会“大员”

2016-11-15 作者: 来源:

  于德深 文/图
  工会“大员”,是工友们对工会宣传委员老樊的昵称!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下车间检查各单位工会黑板报参赛情况。
  走到“大员”所在的车间时,已接近中午下班的时间,只见他半蹲在板报前,正在用楷体写着一条表扬稿,稿子上方画着一位工友身穿工作服,躬身操纵着机床。而工会“大员”老樊已经忙活了一头汗,两只衣袖沾得都是粉笔面子,五颜六色,或许是出汗的原故,鼻子尖上也挂了“彩”,冷不丁一看像戏中的花脸。
  见我们来了他半天才站起来,一边揉着腿一边说:“马上写完了,咱车间工会的板报没准夺冠!”说着他不好意思地一笑!工会“大员”老樊说得没错,在那次板报展览中他的板报果然名列前茅,受到厂工会的表扬。
  老樊板报办得好,秧歌扭得也浪。每年春节厂工会都要开展秧歌比赛,以此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让广大职工家属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新春佳节。老樊首当其冲,既当宣传员又当教练员,也兼“打头”的“大员”。他专门设计了几个拿手动作,把舞蹈融入到秧歌中。练习时多数职工不习惯,使惯了卡尺的大手不听使唤,老樊就当起导演,边导边教,直到把大家教会,动作整齐划一为止。汇演的那天,他身披斗篷,手舞彩扇,领着秧歌队呼啦啦扭出来,秧歌队在锣鼓和锁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扭得红红火火,把工友们的眼球都看得笑出了泪,不时给予声声喝彩!老樊不负众望,评比时他的秧歌队又获得一个头彩。
  老樊是个全能的工会“大员”,他从20多岁就当工会的宣传委员,举手投足之间除了秧歌就是戏。工友们说,他走路都是“猫步”。是呀,他的新疆舞跳得很美。头次看他跳舞是工会在文化宫搞文艺汇演,他与另一位女工合作《掀起你的盖头来》。他身着长衫,头戴新疆小帽,嘴角上还特意粘了两撇小黑胡,活脱脱的一个新疆小伙。他下场时我找到他:“你什么时候学的新疆舞?”一起演出的工友告诉我:他为我们工会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为了学新疆舞,他曾去请教文工团的舞蹈演员,人家见他一身工作服还沾着粉笔面子,其貌不扬压根儿就不像跳舞的人,当即拒绝,他弄了一个大长脸。回到车间他舞心不死,又托人找到那位舞者,好说歹说教了他一个小时人家说太忙便拜拜了,学了半拉没法子,他便跟着录像学,下班甚至饭也不做就在屋里跳,气得老伴说他是“精神病”!
  听到这里,我被老樊这位工会“大员”的事迹深深感染了:他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滴水,只是在落下的瞬间才显出他的精彩。然而,为了工会,他忠于职守,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员”。如果我们每位工会工作者都能像他那样,那我们的工会工作该是何等的红火、精彩。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