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父亲的日记本

2016-11-09 作者: 来源:


  唐亮 文/图
  每每打开父亲遗留下的日记本,过去的一幕幕情景,时时会浮现在眼前。文字是生活最好的记录,如果没有父亲的日记,我如何知道我的幼年时光?如何知道父母对我的情感?
  那一篇一篇日记是岁月留痕,透过这一道一道的痕迹,我看到了幼年时代的我:那个出生只有五斤,被戏称为“板鸭”的我,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买不到牛奶,母亲又没有奶,父亲当时在剧团,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无法照顾。因此只得寄养他人,其间,由于种种原因,曾被转手了八户人家。然而父亲心中始终放心不下我,日记中留下了许多对“心爱的小良”的惦念。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后来我稍大了,就被领回了家,而母亲也从东山调到陆慕任教,离家近了一点,因此我就开始随母亲生活,而父亲来看我的时候,我却像遇到陌生人似的,此时父亲的心感到酸酸的。小时候由于先天不足,我的体质较差,而且脸上少有笑容,而父亲每当看到我长胖了一点,或者看到我脸上露出笑容时,心中就感到欣慰。
  我对幼年生活的记忆非常淡薄,而父亲留下的文字勾画出了一个幼小的我,一个孤独、不太言语的孩子。此时,由父亲的日记也激起了我记忆中的星星点点:我会拿着钉子把奶锅底钉出一个个的洞;我会把父亲养的金鱼折腾到死为止……无疑这是一个孤僻孩子的心理状态。因此长大后的我,沉湎于孤独的世界中,却又渴望着得到爱。
  虽然我的人生中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父爱,但我从父亲的日记中,真正认识了父亲的心。父亲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爱的人,而只有通过文字,才流露出他的真情。这一点我和父亲的特性似乎是相通的。
  母亲说,我现在越来越像父亲了,连声音都像,的确,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也许这就是生命基因延续的结果。然而,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的经历、人生的道路也会不同,但是我相信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我觉得人生的关系就是爱的关系,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是这样,朋友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是这样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