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念秋

2016-11-01 作者: 来源:

  毛君秋 文/图
  “加油啊,秋就要来了!”父亲弓着腰身在田间说。这时,一望无垠的稻田里还有一半金黄。
  说着说着,秋真的来了。先来的是“秋老虎”。“顺秋三天晴,逆秋三天雨。”这是家乡对秋初来时的感性判断。而到来的往往是逆秋,三十六七度的高温到了立秋还像酷暑一样在田间肆虐。
  “双抢”还在继续。成片成片的稻谷已挑进了屋,新插的禾苗在秋风里生动地扭曲着腰身。放眼一望,还有很多白花花的水田,正焦急地等着人们给它换装呢。
  连续在烈日下忙碌了二十多天的我们,早已累得精疲力竭了。太阳在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可我还在赖床。父亲在院子喊:“快点起床,再过两三天‘双抢’就忙完了,到时把谷子卖了,你们才会有钱交学费啊。”那时,稻谷是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读书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家里的一应开支,都要靠这点微薄的收入支撑。我一骨碌爬起床,揉揉惺忪的睡眼,跟着父亲开始了新一天的“双抢”。
  当田间全部换上绿妆,“双抢”就宣告结束了。我美美地睡上一大觉,然后全身轻松和伙伴们去后山上玩。山上开着红的、白的、黄的各种野花儿,芳香扑鼻。那棵活了几百年的木子树,张开阔大的羽翼,树上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鸟儿,叽叽喳喳唤个不停。这棵老树要我们三个伙伴手挽着手才能合抱过来,树皮皱裂,纹沟就像一条条断流的小溪,里面可以塞进去一颗小石头。我们在树下看小人书,做游戏,想游泳了就一头钻进山下的那方清亮的水塘里。
  几场秋雨落下来,烈日的戾气才有所消退,“秋老虎”接近尾声。父亲并没有消停下来,他正抓紧把收进屋的稻谷晒干。望着禾场上堆成小山的金灿灿的稻谷,父亲把喜悦写在了脸上。母亲从灶房出来,嘴里默念着:“也该给孩子们添件新衣了。”
  当我背着新书包赶往学校时,院子里那棵碗口粗的桂花树就像小时候手里握着糖果却不露声色的父亲,总会给人意外的惊喜。一天清晨,我背着书包刚出门,一股诱人的清香突然钻进我的肺腑,乍一望,桂花树不知不觉挂上了一层淡淡的嫩黄色小花儿,像一群小精灵,藏匿在绿叶丛中。晚上回家,忽然又闻到一股浓浓的糯香味儿。母亲说:“中秋了,吃糍粑,多吃点,吃饱了好读书。”
  当野菊花星星点点在田野盛放,时已至深秋。父亲把一担担御冬的稻草挑回家,母亲在灯下给我们做起了棉鞋……
  季节在不断变换,父母亲对我们的爱却永远也不会改变。秋已深,冬将至。父母的爱就像一坛窖藏的老酒,时间越长,爱就越深。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