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之师
2016-06-29
作者:
来源:
葛新华 文/图
惊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表演艺术家韩善续老师不幸病逝,顿陷沉沉的哀痛之中。痛悼韩老师,不仅仅因为他戏好人好,还因为韩老师曾经是我的一戏之师。
三十年前的一天,工会领导让我创作一个文艺节目参加区服装系统的文艺汇演,题材不限。只要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可。经过四五天的挑灯夜战 ,一个独幕话剧的脚本初具雏形。取名《苦酒》,剧情写一个含辛茹苦的老妈妈倾其毕生所有,并借了一屁股债为独生儿子娶媳妇,在婚礼上大家翘首以盼新娘子到来之际,女方捎来口信,索要10公分的红色牛皮高跟鞋,没有,新娘子就不上婚车,新郎火急火燎去买,结果遭遇车祸的悲剧,鞭笞了社会上一些人不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攀比观。
剧本敲定,演员不用发愁,厂里的帅男靓女踊跃报名。大家踌躇满志梦想着在汇演中技压群芳。然而鸭子终究硬赶不上架。一排练就瞎了,因为谁都不具备演艺细胞。不是笑场,就是表情木讷,台词和表情是两股道上跑车。不自然是小事,关键是不懂得舞台的大局观,更不懂烘托主要角色。很长一段时间排练处在蒙圈阶段。
我们怀着试试看的忐忑,找到当时在演乐胡同工人俱乐部业余话剧队做指导的韩老师求教,没想到韩老师满口应允为我们做导演。
韩老师不愧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平易近人,丝毫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剧本,没有小视我们这个一点戏剧知识都不具备的草台班子。
他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报酬分文不取,全身心地投入为我们说戏、做示范,从每一个站位、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鲜活的表情,细致入微地点拨着我们。
从他那里我们知道了如何用语言塑造人物,如何用动作强化戏剧冲突。经韩老师点石成金,我们不再怯场,演技有了脱胎换骨的飞跃。小话剧在东城区服装系统的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后又晋级参加区、市职工文艺汇演,实现三级跳,并被市里评为演出三等奖。我这个小剧本也获得鼓励奖。
在和韩老师的接触中,我们感受到韩老师的慈爱和无私。在韩老师的影响下,我们都爱上了话剧艺术,有人还成为区职工话剧队的骨干。韩老师教会了我们演戏,也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要认真,要全身心投入。虽是一戏之师,却让我终生受益。
时光荏苒,三十多年过去,如今韩老师虽已离去,却永远活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