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工匠情怀

2016-04-19 作者: 来源:

  李凤高 文/图
  本人曾非常仰慕“大工匠”。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师傅开工资,一元钞票一百张厚厚一摞。我们小工儿越瞅师傅越像明星,盼望着有朝一日也能像师傅一样,技高钱厚,受人敬重。
  1983年7月,我18岁进入机电科开始学徒。光铁匠活儿一干就是八年,从一开始的给人递工具、打下手,到掌钳独立操作,再到带徒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师傅手把手的教活引路,关键还得靠自己努力。作为一名工匠,能够真正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法,其间的酸甜苦辣,足可以写一本书,说都说不完。
  刚一开始上手掌钳,看人家玩得溜,自己手里的铁钳却根本不听使唤,根本翻不了个儿,锤头一劲儿“啪啪”的打,烧红的热铁都被砸扁了,根本不成形儿。师傅提示:千万别急,越迟疑就越跟不上节奏,你只要大胆地快翻快转也就好了。
  可到头来练了一溜够,我还是上不了手,只能看别人操作。
  后来看的多了,心情也放松了,忽然有一天就开窍了!很自然地就能跟上节奏了。锻造四面体、六面体或打圆柱体也都逐渐适应了。
  要不说,单位培养一个工匠真不容易,首先需要的就是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熟悉了、适应了、用功了,水到渠成了,就自然跨入师门了。
  可人随命运走,舟在水上漂。铁匠出徒了,也当师傅带徒弟了,中途我却又改行干了电工。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于是又放下身段,重新开始学徒。学电工印象最深的就是师傅要求讲安全、讲工艺。
  一个电气盘面配好了,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既安全实用,又美观大方,这才是“师傅”干的活。师傅还特别要求,设置电路,必须考虑日后维修方便,决不能只图一时省事,将就对付,不留后路,那不是咱工匠干的活!
  后来,我又当上了单位的机电技术员,成了单位里工匠的领头人。想一想,还真是好事多磨啊,当初多学点还算对了。不光如此,对工匠们的技术考核比武也由我来负总责。
  真没想到,在人生的路上走着走着,我也成了单位里名副其实的“大工匠”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