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大脚姥姥

2016-04-05 作者: 来源:

  张忆耕 文/图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理所当然成为我儿时生命中最亲近的人。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在姥姥家的小院里,葡萄架下,我缠着她给我讲一个又一个怎么听都听不烦的故事。
  姥姥是个瘦小的人,却有着与身材不太相称的大手和大脚。妈妈时常提起姥姥的那双大脚,它不仅奔奔走走带大了妈妈和舅舅,也带大了我。小时候,我总觉得那双大脚不太美观。长大后,才知道姥姥不幸的人生之路全靠那一双大脚承担和丈量。
  姥姥是典型的农村妇女,父亲是私塾先生,家里条件不错。可那时候女孩很少读书,姥姥守着一屋子书,却没学会几个字,只能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20岁时经人介绍,姥姥与仪表堂堂又有文化的姥爷结了婚,一场在当时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包办婚姻,却为姥姥之后的人生埋下了苦果。婚后不久,姥爷被调去城里工作,再没多久,姥爷有了别的女人。据说是个能说会道的城里人,和不善言辞的姥姥完全不同。姥姥的倔强大概从那时便显现出来。上世纪60年代,离婚还是个稀罕事。那时舅舅10岁、妈妈6岁,虽然姥姥大字不识几个,又无一技之长,在城里也举目无亲,但她并没有放下尊严选择在这场名存实亡的婚姻中忍气吞声。她毅然选择离婚,并带着两个孩子留在城里生活。
  为解决生计,姥姥只能像个男人一样,靠干体力活养家。她扛着铁锹去工地挖沟,下工后为了节省路费,一个人走十几里的路回家。劳苦一天,还要为家里的两个孩子做饭。姥姥乡下的母亲和姐妹心疼她,再三劝她带着孩子回去,也好有个照应。可姥姥就是不同意,她就一句话:既然出来了,就不能再让两个孩子回去。再后来,舅舅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成了一名工人;妈妈也开始读书、升学,顺利毕业,当了医生。每每提及这段往事,妈妈和舅舅都会感叹是姥姥当年的倔强和坚持,才使他们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2008年5月10日清晨,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妈妈在电话另一边哽咽地说,姥姥在睡梦中离开了。
  至此,我再也没有去过姥姥家,因为害怕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却看到一张空空的床。我的眼前仿佛却又浮现出那个小院,葡萄架下的祖孙俩,一个嚷着要听故事,一个指着窗子说:“等太阳照到这块玻璃时我就给你讲……”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