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
2016-03-02
作者:
来源:
张夜 文/图
爷爷在世时,每年都要在我家小住几段时间。每当爷爷来家,妈妈就会每天早晨比平时起的还要早很多。
我家住在工厂生活区的几乎最南边,为给爷爷买上几个油饼,妈妈要穿过生活区走出大约一里多路,排上长长的队,就因为爷爷说过爱吃那口儿。
那时候条件简陋,我家住平房,用的是公厕。爷爷如厕时,妈妈是一定要让哥哥陪着的。如果哥哥不在家,妈妈就自己送爷爷到厕所门口。时间长了爷爷不出来,妈妈就会在外面喊上两声,听到里面有应声才踏实。我那时候小啊,总是跟着妈妈在厕所外面等爷爷。
不记得妈妈跟我有什么语言的交代,但我从小就把这些印在了脑子里。
时光荏苒,我长大了,揣着妈妈“好儿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的叮嘱,嫁给了当时一文不名的爱人。
记得1996年春节之前的一个周末,爱人陪着爸爸去香山脚下的一个医院看病。当时,我有孕在身,因为爸爸在大姐家小住,周末我也去了大姐家。午饭前爸爸和爱人回来了,却没见拿着药,问为什么,他们爷俩说是忘带包了,药多没法拿,我说:“你们俩,一个老傻,一个小傻,没带包,现买一个也比回来取了包再去省事啊!”我不解地看着爱人,他却饭也没吃,从姐姐手里接过包,转身出去了。
十几天后,大年初二,大姐回到家。我见到她往爸爸手里塞个信封,说是刚发的奖金,并说了一句“那个事别想了啊”。我追问什么事,大姐说晚上给你们讲故事。晚饭后,大姐召集我们一奶同胞五人开会。我们围坐在一起听大姐讲,年前爸爸看病回来,总是闷闷不乐,再三追问,才说出实情:原来准备好的550元药钱在公交车上全被小偷掏走了,是我的爱人以拿包的名义回家取钱又返回医院取的药。整个过程我都听傻了,两只手下意识地捂着微微隆起的肚子,“老傻,小傻,原来是我傻呀!”是啊,还是大姐心细,并且率先垂范。孝,还需要察言观色,揣度老人的心理。
现在的550元也许不算什么,那时这几乎是爸爸这个高级技术工人一个月的退休金啊!我的爱人不是富二代,他当时每月工资应该不过千元。这件事他怕爸爸心里有压力,还一直对我守口如瓶。我默默地把这个故事复述给我腹中的胎儿。宝贝,这就是你爸,他在行善,他在尽孝!善良,守孝道,这是人最可贵的品格。
一晃,孩子上幼儿园了。那些年,因为春节交通不便,我们回不了老家,给公婆寄钱就成了我们节前的必修课,也是一件我们家很隆重的事情。说它隆重,是因为我们把它当成必须一家三口一起出席的仪式,刻意而不露痕迹。十几年前汇款要到邮局,每次都要在汇款单的“留言”处写上几句话。孩子会写字了,我们就一直让孩子填写。女儿被爱人抱着趴在邮局那高高的台子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上“爷爷奶奶过年好”之类的话。邮寄完毕,一家三口满意而归,最得意的是孩子。后来一放寒假,孩子就问“咱们什么时候给奶奶汇钱?到时候还是我来写字。”说完小脑袋骄傲地一歪。
“善为本,孝为先”,我在妈妈身上无意中学会了,还要努力坚守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