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里的“练家子”
2016-02-17
作者:
来源:
马仲清 文/图
昔日人们开展文体活动,往往就在家门口,就在不宽阔的胡同中进行。
我家原住朝外二条113号平房大杂院,二女儿从四五岁骑儿童三轮车,到上小学四五年级学骑自行车,都是在院门口和胡同里学会的。在胡同里老伴和女儿打羽毛球,几个小女孩儿蹦蹦跳跳的玩猴皮筋儿,都是记忆里的欢声笑语。这张照片是二十多年前,女儿上小学时,在胡同里学骑自行车拍摄的。
五十多年前,朝外秀水河、南中街、南下坡胡同,活跃着几处摔跤场,有跤魂美誉的朝阳区摔跤教练于崇福,就在家门口办跤场,培养众多的摔跤爱好者,不少跤手在市区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韩铁良还成为国家一级裁判。
胡同里还活跃着百年花会,以于俊佑大伯、于崇福大哥家为首的高跷会,逢年过节在胡同里表演,人们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表演,享受喜庆和欢乐。这张照片是在于大伯家门口拍的,记录了当时高跷会要去表演的盛况,中间拿旗的就是于俊佑大伯。
那时候,陈巨同、于崇来等十几个小孩在胡同里踢球,他们成立的山鹰足球队,在日坛公园与使馆工作的外国人比赛,与南营房等胡同的小朋友比赛,踢得有模有样,在朝外地区很有名气。
陈巨同球踢得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经史万春教练破格选拔到北京足球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如今,年过花甲的陈巨同,担任过多家足球俱乐部教练,为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满怀激情地活跃在绿茵场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朝外地区平房拆迁。昔日胡同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场面,一直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