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儿时的小年

2016-02-01 作者: 来源:

  盛丽秀 文/图
  进入腊月,仿佛就闻到年味儿了。记得小时候,小孩子特别盼年节,因为过年才可以享受到美食,才可以穿花袄、走亲戚、放鞭炮等。
  腊月里,过了小年,大年就在望了。小年其实是大年的前奏,而春节这场大戏就是从小年拉开序幕的。
  儿时,我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过年之前要洗耳恭听他们的古训。他们告诫我们姐弟几个,从小年开始就要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说吉祥话,不淘气、多干活。
  小年也是民间“扫尘”、“祭灶”的日子,所谓“扫尘”就是在家里集中大清扫准备迎接春节,有时大人忙不过来,我们小孩子也会搭把手,如擦桌子、扫地,用花纸糊墙,并贴上年画等,孩子们乐此不疲。
  而“祭灶”则是比较正规的仪式,这个由妈妈来做。“民以食为天”,据说“灶王爷”是“灶神”,在民间被视若神明供奉。记得小年那天一大早晨,妈妈会在灶房的灶台上方贴上“灶王爷”挂图,那是一个有着长胡子的老爷爷形象,他微笑着,和蔼可亲,妈妈在挂图下面摆上糖瓜儿、酒菜、水果、米饭、馒头等供品,并烧上一炷香。
  记得在“灶王爷”画图的两侧有一副对联,分别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那时,家里的男人们,都要向“灶王爷”磕头,我们看着“灶王爷”的挂图,内心充满着敬畏。在我们的心里,“灶王爷”就好像衣食父母,谁能得罪得起呢。每家都是好酒好菜地伺候,只为让他能快快乐乐地上天言好事。
  记得那天我们也要包饺子,放鞭炮,是送“灶王爷”启程回天,我们也盼望他再回来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平安吉祥。
  如今,小年关于“祭灶送神”的习俗在一些乡村还有,可是城里人已经开始淡忘。在时尚明亮的厨房里,已经没有了挂灶王爷图像的位置,现在的小孩子更不知“灶王爷”是何许人也,何方仙圣。
  其实无论大年、小年,过节是一种仪式,也会沉淀一些记忆,更是孩子们的盛典乐宴。
  人生中年年岁岁有很多节日,但哪个节日也没有童年时代的节日更有趣难忘。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