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收到台湾的来信

2015-12-04 作者: 来源:

  张建树 文/图
  那是1990年8月的一天,乡邮递员来到我家,送给我一封从台湾寄来的信件。
  那时候,两岸关系刚刚开始回暖,两岸同胞团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大陆和台湾同胞纷纷来信互寻试探亲人的消息,因为时间久远,区域设置更迭,他们早已记不清家乡具体的地址,只能凭借大致方位确定家乡的地址。
  我家有一位近门家族老爷,年轻时随国民党去到台湾,一去就是50多年,后来在那里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与家乡的亲人们天各一方隔海相望,家里的老人念子心切,成天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每当想念台湾的儿子时,就对着台湾的方向,站在高高的土堆上眺望,直到奄奄一息。
  在台湾的儿子也日夜想念家乡的亲人,却只能把满腔的思念藏在心里,不敢对任何人诉说,怕招来不幸。两岸关系缓和以后,在台湾的儿子,不知家里的亲人是否健在,更不知现在的地址,直接写成当时的永城县西北三十里张板桥,张板桥是我们的庄名。所幸邮递员非常认真,几经辗转把这封信交给了常到邮所看报纸的我,我把台湾来信对家里的老人说了,他们鼓励我回信,我在信里向他介绍了家乡的情况,捎去家乡亲人对他的浓浓思念。事后我就把此事忘在脑后,可信寄出后不久,我便收到了台湾的来信,并说明年春暖花开后,带着全家人回老家看看,拜祭先祖。
  我把这封信念给家里的族人们,全庄子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都殷切盼望着能和这位台湾亲人早日见面。当时正巧我们村来了个照相的,几个年轻人非要让我和爱人抱着刚两岁的儿子照一张,旁边一位老人说,照一张吧,拿着这封台湾的来信,好做个纪念,于是我左手拉着儿子,右手捏着台湾来信,留下了这张照片。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