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小资”情调的西藏麦田留影

2015-12-01 作者: 来源:

  田翠芝 文/图
  我1966年支边进藏,一开始在拉萨的西藏军区生产部八一农场。1974年,生产部在澎波农场组建医院,为了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我从条件相对好的八一农场卫生所,调到了远离拉萨,海拔相对较高,条件相对差些的澎波医院工作。
  条件虽艰苦,然而,澎波农场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这就是,农场地处拉萨河上游,是西藏高原地域比较开阔的宜农区,加上农场农耕技术先进,当时西藏自治区的春小麦试播试种工作,就由澎波农场承担。由于管理到位,水肥充足,每年澎波农场的春小麦都长势良好。当时,我们在医院里,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医院就在大田的旁边,我们就经常三五成群地去麦田里“踏青”寻乐趣。
  放射科的同事李跃武,是河南安阳支边青年,并且还是一个热心肠的摄影爱好者,他常给大伙拍照,还不厌其烦地用休息时间给大家洗印照片,使得我们大家都有在澎波农场的留影。
  1979年夏初,我们又一起去“踏青”,李跃武就在长势旺盛的麦田里给我们拍照。为了背景好看,我还打开随身携带的遮阳伞,和同事孙秀梅一起,斜卧在麦田里,拍下了这张相片。
  1982年内调时,我把这张很有点“小资”情调的照片,从西藏高原带回到内地。2000年搬新家后,丈夫发现了这张照片,就翻拍放大成12寸的大照片,挂到了书房中。每当我看到它,思绪就不由自主回到了在澎波医院和大伙儿一起工作生活时的那段艰苦而快乐的高原时光。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