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一块上海表

2015-11-27 作者: 来源:

  王耀奇 文/图
  文革后期我在京郊插队,不到两年便回城分到公交公司人汽三场338路当上了一名售票员。当时经济极其萧条,购粮、油、麻酱等全凭本儿。买块上海手表不仅要凭票,120元的售价几乎是高级工一个月的工资,更是相当于我这个新工人四个月的工资。买进口表倒是不凭票,可五百左右的价格实在太贵了,几乎无人问津。
  当年谁要是戴块手表总会让人羡慕不已。我对手表一直情有独钟,梦想着有一天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手表,可这实在太难了,刚参加工作还未转正、月收入只有十多元钱的我,连生活费都不够。插队一年半,整日辛苦劳作到头来只挣了80元钱,想买块手表根本没戏,我就想着让父亲给我买块手表。父亲接过这80元钱,神情十分为难,一来钱不够,二来上哪儿找表票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要的手表好似渐渐成了泡影。我又不好意思开口催问父亲,整日里闷闷不乐,后来竟无端地发起火来,摔摔打打地。父亲看出我的心思,只好将自己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一块上海表给了我。得到久违的上海表,我不由得由怒转喜,仔细地端详这块上海表。据说表针上带蓝点的手表十分难得,一百多块手表中才有一块,而我这块就是!
  戴上手表后我来了精气神,仿佛变了个人,动不动就在别人面前抬起手腕作看表状,以此炫耀腕上的宝贝。可我竟忘了感谢父亲的那份情义了。父亲这块上海表也来得相当不易,我家人口多,母亲又没工作,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虽然我参加工作了,可那点儿工资还不够自己的生活费呢,两个弟弟尚小,家里生活依然困难。为了买手表,父亲省吃俭用好几年才攒够了钱,又托人费劲周折才弄到一张表票,四十多岁的父亲这才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手表。可新鲜劲儿还没过呢,就把手表给了我。
  后来我才明白父亲给我手表后笑容为什么也就随之消失了,也许他打心眼儿里就舍不得那块上海表,但还是把它送给了我。当时我不懂事只顾自己高兴,根本体会不到父亲的感受。事后想来总像欠了父亲一份感情债似的。
  想来天下哪个父母不是这样,总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在我当了父亲以后,更能深刻体会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先后拥有两块国产表,五块进口表。而这块上海表,却是我收藏的最珍贵的纪念品。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