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金凤姐
时光就像无所不在的空气,它看不见也摸不着,悄无声息地从忙碌的人们指缝间溜走。眨眼间几十年的光阴倏忽而过,然而,它也给有心人留下种种历久弥新的印记:比如青春岁月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比如你命运里遇到过终身难忘的闺密发小儿伙伴和良师益友。
如今我已年过花甲,但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留下深刻印记的、我的发小儿金凤姐,至今心绪难平,思念愈深。金凤姐叫逯金凤,她的音容笑貌,温柔端庄的神态,仿佛就在眼前,宛如昨日刚刚才分别,其实不觉得间已隔了40多年。
那时候我们很幼稚,但很亲近。金凤姐家庭条件富裕,我家条件差,兄弟姐妹多,金凤姐经常买大米花或糖豆,把大部分都留给我吃。在家拿两个苹果,也要把大的分给我。金凤姐喜欢买“菠萝蜜糖”,她有个爱好,喜欢收藏糖纸,就像现在的孩子收藏食品包装里的卡片一样,她很细心,把糖纸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夹在书本里,五颜六色,特别迷人,她还曾把心爱的大部分美丽糖纸送给我(20年前我还保留着,后因多次搬家被丢失)。
金凤姐特别关心我,呵护我,经常带我在家门口玩各种游戏,弹杏核儿、推铁环、跳房子、捉迷藏等。从上幼儿园到一年级,我们都是同进同出。我记得在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的父母和金凤姐的父母开玩笑地说:金凤和小松是青梅竹马,将来要让他们生活在一起……
1971年因我大哥和两个姐姐要下乡,父母商量后,决定全家人随哥姐下乡一块返回山东老家,临别时,金凤姐哭得特别伤心,不愿意让我们离开。临走前一天晚上,金凤姐送我两个笔记本,六支铅笔,我送她两本“小人书”。回到山东老家后,我父母经常给她父母写信,我让爸爸妈妈在信中写上:祝金凤姐快乐,学习进步。
1976年12月,17岁的我应征入伍。在云南昆明某部服兵役期间和金凤姐通过几次信,相互谈学习、谈工作、谈理想。1979年元月份收到金凤姐一封来信,内有金凤姐和她妹妹的合影照片。后来因种种客观原因,我和金凤姐也中断了联系,我只好把她的照片珍藏,随着部队辗转,一直保存在我身上。
1981年我退伍回到家乡,原来金凤姐给我往部队上寄信,联系不上我,她只好给我父母写信,我回到家中后,父母把五六封信转交给我,后来因忙于找工作,没有和金凤姐及时联系。一年后,她已经为人妻,我只好寄情工作,另寻幸福的一伴……
怀旧是一种老态的表现,昏昏然已过知天命之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突然发现,自己也到了开始怀旧的年龄,这于我是十分可怕和极不情愿的,可又无可奈何,小时候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愈发清晰。快乐的少年时光离我们远去了,虽然那时的生活很贫穷、很单调,可是我们很快乐、很充实,有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游戏,那是多么值得让人铭记的一段时光。甚至是儿时玩过游戏的胡同儿、马路、院子,都那么清晰地留在脑海和心里,成为童年时代记忆中最令人怀恋的部分。
40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看着至今留存的金凤姐的照片(右为逯金凤),她还是记忆中那样的朴素、美丽、亲切,温柔端庄、清秀善良,还是那样青春依旧,焕发炽热的光芒。金凤姐,我多想找到你,当面祝你家庭美满、幸福吉祥。
□周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