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的音容笑貌
2015-09-11
作者:
来源:

2014年9月,本文作者(坐小凳者)与小学同学一起看望了小学时的班主任段素格老师(左三)。
□李莅 文/图
1969年秋天到1976年初春,我在籐牌营小学度过了6年半的时光。小学老师的音容笑貌,成为了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当时正是文革时期,但文化课依然是学生们最重要的学习内容。那时,关于我们小学老师有个远近闻名的顺口溜:张大块儿,马大褂儿,李歪脖子,谢老转儿。描述有失恭敬却也写真。这些小学老师个个优秀,人人不凡,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北京八中的老师。
算术老师李俊泉是我最崇拜、感觉最英俊的男老师,高高的个子、挺括的鼻梁和微倾的脖颈,浅浅的略含忧郁的微笑中带着几分神秘。每堂算术课,他都会给我们留出做作业的时间。下课后,他都会把刚才课堂上捣乱的同学带出门外,一番“修理”。再顽皮的男生也会心服口服,降服在李老师的手中。
而仁厚的地理老师冯汉全却成了淘气男生欺负的对象。冯老师学识渊博,大江大川都装在他圆圆肉肉的脑袋里,厚厚的近视镜、厚厚的嘴唇,一脸的和善。可学生们偏偏不领情,课堂上七嘴八舌,搞得老师应接不暇。现在想想,一堂课上下来,冯老师一定会很累、很累。
总务赵老师是个老好人,那时因为出身问题他不能给学生教课。谦恭的他,面对所有老师和学生永远是一张遍布皱纹的笑脸,即使有时是调皮学生的无理要求,他也是不住的点头,委婉的应对。真的不知道,他那张笑脸后面遮掩了多少的辛酸和无奈。
我的第一任班主任王玉竹老师,严厉又不失慈祥。她做了我们两年的班主任,但在校期间却始终关注着她带过的这个班级,危难时刻她总会及时出现在班门口。她的仁爱、她的理性,为全班同学所折服。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让五十多个人的班级很快安静下来,她会用语重心长的话语触及你的心灵让你泪流满面,她可以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一眼认出已离校很久的学生。
段素格老师是我小学时期的第二任班主任,三年级时她从王老师手上接过了我们班。朝气蓬勃、梳着两条细细的辫子的她和我们一下子亲近起来,没有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她是师长但更像是伙伴,不管是文艺演出还是运动竞技,她都是我们当中的一员。她把小家安在学校旁边,从日出到日落,从早锻炼到课余家访,她用青春和奉献陪伴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欢笑一起流泪,潜移默化的教书育人留在了我们温暖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