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果脯
2015-08-28
作者:刘鹏 文/图
来源:劳动午报

1957年,北京市果脯厂工人正在制作果脯。

民国时期的大栅栏胡同聚顺和干果店。
□刘鹏 文/图
果脯又叫蜜饯(蜜煎)由桃脯、梨脯、苹果脯和金丝蜜枣等品种组成,是北京著名特产,凡是来北京旅游的人买上一盒送给亲朋好友,显得格外敬重。
1913年秋天,几个装有北京果脯的粗陶罐子从香港上船运到檀香山,然后转运到巴拿马国际赛会。这些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还有裂纹的罐子,同粘着漂亮商标的美国“德尔门”罐头、日本“福神渍”酱菜摆在一起,显得十分土气,可是一经品尝立刻轰动国际食品界,这就是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胡同聚顺和的果脯。当时果脯就成为世界公认的一种珍贵的食品,聚顺和因此得了金质优胜奖章。
1956年,北京市果脯厂生产的果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1956年比1952年出口量增加了106倍,当时1吨杏脯能够换回7吨钢材。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与条件大大改进,在水果脱皮和果肉干燥上都先后采用了科学的处理法,果脯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北京市果脯厂现在更名为北京怀柔红螺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