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就是我的家
2015-08-04
作者:
来源:
□李庭义 文/图
1946年春,17岁的父亲离开徐州老家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打过零工、学过裁缝,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总算在总后勤部畜牧兽医军马研究所里谋了个军工的差事。至此,也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1951年,父亲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不久,父亲就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血书,要求去朝鲜参战。但由于工作需要,父亲的请求未获得批准。于是,他把决心变动力,努力做好药品检验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那年年底,由于表现突出,他被上级单位评为了“特殊功臣”。后来,总后勤部药品检验所成立,他和母亲一起调到这个新单位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20多年。
在部队的数年里,由于工作出色,父亲除上世纪50年代曾被单位评为“特殊功臣”外,他还于上世纪60年代期间多次被评为总后勤卫生部的先进个人,为此,还得到过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但这些荣誉,父亲却从来都没在我们面前说过。
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离开深爱的部队,来到了地方工作。
记得有一次,父亲接我放学回家途中,看到从部队大院里开出来一队军用卡车。他赶紧从自行车上下来,在路边立正站好,目送着车队走远。我问他:“看见军车,您为啥神情如此庄重?”“在我心里,部队是家,是我的亲人……”听到我的问话,父亲不假思索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