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从“憨娃”到“老板”

2014-12-17 作者:杨凤鸣 来源:劳动午报


  这张照片是1979年在晋南一个农家小院里照的,照片里的弟弟还未满周岁。那个年代,村里很少有照相的,偶尔有个脖子上挂相机的人来到村里,村里就像唱大戏一样的热闹。记不清当时照一张是几分钱还是几毛钱。在当时农村,照相是一件奢侈的事。因此,照相的生意不是太好,只是看热闹的人多。
  弟弟照这张时,父亲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母亲翻出过年时才让穿的衣服,特意把他打扮了一番。头上戴了一顶小虎帽,穿上绣着百家锁的小花衣。也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穿鞋,大概是旧鞋太旧,新鞋还没做好,或者压根还没有给不会走路的他准备鞋。裤子也有点短,露出小腿。估计他嫌冷,两只胖嘟嘟的小手,紧紧抠着棉袜。当时,他还坐不稳,那张椅子有些破旧,也还有些摇晃。一开始,摄影师让母亲蹲在椅子后,从后面稳住他,但估计嫌镜头不好看,就让母亲离开,说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掉不下来。估计弟弟也害怕把自己掉下来,张着嘴巴,似乎还有哈喇子从嘴角流下……照片洗出来后,看到弟弟憨态可掬的样子,大家都笑称他“憨娃”。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憨娃”已人到中年。如今,夫妻俩在北京昌平区沙河地铁附近的兆丰家园门口,做起个小本生意,开了家麻辣烫和铁板烧,被人称为“老板”,靠庄户人的勤劳踏实,诚实守信,起早贪黑地忙碌着,生意也越做越好。只是一提起在老家由父母照看的一双儿女时,夫妻俩就停止说笑,默默地望向远方……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