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通向共产主义的劳动之友

2014-12-15 作者:牛百夕 来源:劳动午报

  1960年,我正在上初中。那一年暑假,学校组织部分同学义务劳动,连续干了十多天,具体干什么活儿记不得了。但是有一点记得很清楚——因为我们参加劳动的同学都是自愿组合的,性格合得来,爱好也相似,所以,干起活儿来感觉轻松愉快。需要卖力气的活儿,男生主动承担,需要耐心细致的活儿,女生就主动揽过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
  那个年代的中学生还挺“封建”的,有的班只要是男女生一说话,就会有人起哄。我们班则不一样,男女生相处和谐友善,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绝对没有什么“绯闻”。
  开学之后,有人建议参加义务劳动的同学合影留念,大家都积极响应。但是那个年代合影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那时我们这些同学家里都没有照相机,要合影就得去照相馆。在同学们心目中,前门大街的大北照相馆最有名气,于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相约去了“大北”。
  非常凑巧的是,走在街上碰到了我们的副校长,而我们13个人中,又恰好有那位副校长的儿子,于是大家嘻嘻哈哈地推选那位同学邀请他爸爸同往,那副校长很爽快地答应了。本来嘛,儿子邀请老子,焉有不从之理?
  站位时,自然是领导站在后排中间,班长、团支部书记等四名班干部站在校长两边,我和另外三名同学站在中排,前排五名同学则坐在椅子上。如今虽然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其中几位同学的姓名我还记得很清楚——校长左边的是团支部书记宋素贵,校长右边的是班长贾德山,站在中间那排的左二是我,我身边的漂亮女孩名叫郭洁。
  那个年代时兴在照片上留字,写什么好呢,当年流行这样一句话“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干脆叫“通向共产主义的劳动之友”吧,这样一来,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一群少男少女的美好瞬间,而且无意中也烙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