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我和午报记者是朋友

2014-12-02 作者:郝润普 来源:劳动午报

  退休前些年,我一直在密云县主管宣教工作,和午报记者有很多接触。午报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和职工打成一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记得那是1998年,某保险公司密云县站点30多名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职工找到了我并给《北京工人报》打了热线电话。当天下午,报社周世杰、胡志强两名记者就坐长途汽车来到密云县,当时是我接待的。他们没有休息,直接找到当事人立即进行采访、拍照取证,直到晚上9点多采访才结束,两人吃了点方便面就住进了县工会宿舍。第二天早上,我来到工会接两位记者吃早饭时,他们对我说:“职工反映的问题只是一方之言,我们还要采访保险公司方。”他们公正报道问题新闻的举动让我很受感动。于是,我带他们来到了那家保险公司,进一步了解情况。没想到公司方态度强硬,不承认事实,也不接受采访。两位记者耐心地与保险公司上级联系,把采访职工方材料给他们领导看,还把职工叫来核对事实。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解后,双方经协商达成了解决协议,避免了该纠纷的进一步升级。两天后,《北京工人报》在头版发表了这篇文章,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职工们都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让职工和企业方都知道要遵守《劳动法》,保护各方利益。
  我在工会还主管午报每年的发行工作,每次我给基层宣传干部都讲这个报道案例,大家都对午报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他关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职工。
  我和午报记者还不仅仅这一次接触,1994年,北京工人报记者山乡百日行报道来到密云也是我接待的,记得当时是卢琪荣和夏钦两位记者,他们骑着自行车,跋山涉水,深入厂矿企业采访,发表了很多反映职工生活、工作鲜活的文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职工啦啦队的报道中,午报的记者也采写了反映我县职工啦啦队精神风貌的报道,我和不少记者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如今,我已经退了下来,每当我回忆起和午报记者同志们共同工作生活的日子,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