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军营情
2014-10-02
作者:王鼎治
来源:劳动午报
17岁入伍,解放军这个革命大熔炉,把我从满脸稚气的普通一兵,锤炼成一位军分区首长。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有许多汗水,有许多自豪,有许多回忆,有许多美好。当接到命令,即将退休告别部队时,度过了39个春秋的军营,还是让我这个戎马一生的军人依依不舍、砰然心动。
光阴荏苒,现在我的两耳听力大不如前,但精神状态依然还好。饭后下楼散散步,茶余读书看看报,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安逸平淡。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后,剧中的石光荣这一艺术形象,引起了许多老军人的共鸣。我们这一代人把毕生献给了部队,保家卫国不惜流血牺牲。然而,几十年来,服侍老人、养育儿女、操持家务的重担,就基本由爱人一人挑起,每每想到这些,都常常心怀愧疚、充满感激。
我家里有一枚珍藏的特殊材质的毛主席像章,是由一架飞机残骸制作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女儿出生刚10天,部队奉命奔赴抗美援越前线,带着祖国的重托和亲人的叮咛,我和战友们一路南下,跨出国门浴血沙场。与敌人斗智斗勇并成功击落来犯敌机,创造了我军防空奇迹,保卫了越南北方领空,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作为高炮部队的雷达兵,我们感到十分自豪。耐人寻味的是,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和战友们又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退休后,我终于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里。对生病的父亲床前尽孝。一日三餐,双手把饭端到老人的面前。和老人拉家常、聊往事,讲笑话,常常逗得老人家眉开眼笑。后来,父亲患了老年痴呆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我天天接屎接尿、定时按摩、悉心照料。我觉得对国家,要恪尽职守做个有用的人,对父母,要感恩尽孝做个有心的人。如今我和老伴的晚年幸福,儿女孝顺,三代同堂,一家人其乐融融。
图为1960年,我(左)和哥哥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