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你现在和曾经的工会工作中,有无数个细节如同过眼云烟飘过。但总会有一些小故事伴随着某些物件、某些人和某种符号留了下来。比如一次活动、一个日子、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我和我的挚友时纯利夫妻的合影,拍摄于1984年的8月份。
1984年,我作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光荣地参加了由北京市总工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西配殿举办的首届“北京市劳模文化补习班”。在补习班学习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不仅学习了很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还结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劳动标兵,其中就包括著名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时传祥的次子时纯利。时纯利当时是北京市环卫局下属一个车队的党支部书记。在一年多的学习中我们互相帮助、在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时间一长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挚友。
学习结束后,时纯利同志调到了北京市环卫局任纪委书记,之后又担任了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虽说职务变了,但是我们的友情却没有因此发生变化,而且还日渐加深。而令我十分难忘的是,1998年时纯利的母亲崔庭秀同志因病去世的时候,作为他的挚友,我不仅被邀请参加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大型追悼会,而且还和时纯利夫妻二人一起亲手为崔庭秀同志更换了寿衣。
我和时纯利之间的这段深厚友情,尤其是时时从他身上反映出的“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并且激励着我更加热情百倍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