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副刊轮播图 > 正文

穷养儿 富养女 现在还适用吗?

2014-09-02 作者:张江艳 来源:劳动午报

古语有言,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成为传统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针对这个传统育儿观念,很多家长也是半信半疑。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傅学煜,解答父母的疑问。


  疑问:
  穷养儿富养女的观念科学吗?

  很多家长受上辈老人影响,持有传统价值观,潜意识里正在实践着“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老话,在对待男孩、女孩时培养方式尽可能地有所差别。也有部分家长对于这种观念将信将疑。那么,在新时代,这种传统的培养方式是否可行呢?

  专家观点:
  与时俱进做父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条件的提高,以前“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观念也应有不一样的理解。首先,穷和富的概念不一样了。家庭普遍生活水平提高了,穷也穷不到哪去,所以要在“富”字上做文章。穷人也富养,富的人很少穷养。

  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三种过度现象比较普遍,即过度期望、过度关爱、过度保护。培养方式一般是圈养,圈养的方式会造成孩子情感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很“独”。此外,以学习成绩定优劣的单一社会评价体系,也让孩子变得更加地“单”。

  显然,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穷养富养说的太过简单和绝对。对现在养育孩子,单纯地穷养富养已不是金科玉律,甚至这种绝对的观念的引导性也是行不通的。

  疑问:
  物质条件对培养孩子重要吗?

  穷养和富养的差距表面上是物质条件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认为女儿要“富养”,于是尽可能为她创造优越的条件,让她穿好衣服、上好学校,无限制地满足她的各种要求;而儿子要“穷养”,让他从小学会吃苦,衣服、零花钱都有所限制,不能要什么就给什么。以此方式教育孩子是否合理?

  专家观点:
  父母要减少功利心

  对于培养孩子的方式,很多父母存在功利的理解,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投资、物质的满足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攀比,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为了实现望子成龙的心愿。我遇到一些这样的案例,比如有的家在小地方的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时加分,不惜花重金到大城市买房,把孩子户口办过去,到当地参加高考。他们想的不是踏踏实实培养孩子,这种现象非常多。

  “富养”不仅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养女孩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给她精致的生活,让她自信自立,做一个有品位、有气质的女孩。

  穷养男孩不是要把宝宝养得邋里邋遢,没了自信和智慧,而是让他养成坚强、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到第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