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百年绸庄为首面国旗“镶星”——记商务部首批颁牌的“中华老字号”瑞蚨祥

2017-03-29 作者: 来源:

 
  诚信是老字号的立店之本
  “瑞蚨祥建店百年来,深受顾客的喜爱,其原因离不开始终坚持的‘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十六字方针。作为老字号,诚信经营是我们的立店之本。”——北京瑞蚨祥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高登武
  在北京大栅栏商业街上,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商店,这里每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吸引着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顾客慕名前来。这里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老北京“八大祥”之首——瑞蚨祥。
  “瑞蚨祥”的字号来自“青蚨还钱”的典故,寓意为财源滚滚,神蚨母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又喻企业与员工荣辱与共。瑞蚨祥工会主席高登武介绍说。
  说起瑞蚨祥的历史,则要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道光元年(1821年),它在周村大街挂牌;1835年它的第一家分号在济南开张;1876年其当时年仅25岁的掌门人孟雒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投资8万两白银成立商铺;1900年,经历了一场大火的瑞蚨祥在众人的努力下进行了重新修缮并保存至今。如今,这个带有天井的两层精美建筑依旧完好地耸立在大栅栏,是大栅栏唯一保持老字号原貌的店堂,已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历史的见证。
  瑞蚨祥当年的货场分为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布匹。楼上则卖丝绸、皮货等高档商品。
  相传,当年义和团闹京城,整个大栅栏都被一场大火烧得满目疮痍,瑞蚨祥更是损失惨重,不仅很多布料被烧毁,店内的所有账目也都化为了灰烬。当时像瑞蚨祥这样的大商号,进货时也会记账交易,账本虽然没了,可老东家却做出了“凡所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奉还,凡客户所欠款项一笔勾销”的承诺……
  正是百年来坚持着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经验理念,瑞蚨祥得以发展到今日。
  精湛技艺让老店历久弥新
  “每一颗盘扣都是经典,它的制作过程其实是修为与历练的过程。要求每一位制作者首先内心贞静,只有平淡如水的心性才能完整地做好每一道工序。”
  ——瑞蚨祥非遗技艺传承人 邹秋明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而这面备受瞩目的国旗上,黄色的五角星所用的布料,正是瑞蚨祥提供的面料……
  瑞蚨祥创业初期,物美价廉的平纹色布深受顾客喜爱。这种色布选用上好的白坯布(包括洋布)染制而成。瑞蚨祥漂染工艺严格,刚出染房的布匹严禁立即上市,须包捆好放在布窖里存放半年以上,等待染料慢慢渗透每根纱线,方可出售。
  2007年,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正式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则要数瑞蚨祥的招牌绝活——纯手工盘扣。
  “盘扣自汉代已有之。这种结合盘、缝、包、缠等多种工序,结合配色、拼接多种技巧于一身的小小扣子,成为一种鲜明的华夏文化传统符号。”说起盘扣,瑞蚨祥非遗技艺传承人邹秋明最有发言权。
      今年65岁的邹秋明从小就与服装制作结缘。而她赖以成名的盘扣技艺正是在瑞蚨祥练就的。
  1979年,邹秋明进服装厂工作。当时100多位一起上服装裁剪课的员工,最后算上邹秋明在内只有3个人坚持了下来。
      那会儿,邹秋明的衣服兜里永远装着一根布条,没事就拿出来练习,简单的一字扣练熟了,就琢磨着变换造型。瑞蚨祥的盘扣造型丰富多彩,有植物的葫芦盘扣、梅花盘扣、石榴盘扣等,有动物的蝴蝶盘扣、孔雀盘扣、金鱼盘扣等,还有文字造型双喜盘扣、福禄寿盘扣等,形状不同,盘扣的寓意也各异。
  邹秋明裁的布条上下宽窄一致,几乎分毫不差;她做出来的盘扣,露出来的每一段盘条长短均相同,而且生动细致,就像刻上了她的名字,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邹秋明的手更像是一把尺子:梅花的花瓣每片两厘米、鱼眼睛1.5厘米、鱼尾巴4厘米……盘每一朵花瓣,她用的手劲儿都相当,盘出来的花扣紧致圆润,栩栩如生。
      如今已经作了老师的邹秋明希望能够从学员中找到“徒弟”,将这门技艺永远传承下去。
  传承手艺延续瑞蚨祥特色
  “知道了盘扣的历史、寓意和典故,我们真的特别想学好这门‘绝活’。看着老师们像变魔术一般完成每一个作品,我们心里也跟着会有成就感……”
  ——瑞蚨祥非遗传承班学员 张冰晶
  张冰晶是一位标准的90后。和她身边的同龄人一样,张冰晶在来瑞蚨祥前,衣服掉个扣子,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求助妈妈;另外就是到商场找专门的裁缝师傅帮忙。按张冰晶的话来说,“自己肯定搞不定”。如今,张冰晶已经来到瑞蚨祥3年了,耳濡目染下,缝扣子这种小事对她来说早已不在话下,但守着老字号的技艺绝活,张冰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越来越高。
  3月20日下午,瑞蚨祥非遗传承班如约开讲,站在讲台上的主讲老师正是瑞蚨祥非遗传承人邹秋明。张冰晶和十余位青年职工坐在台下学习盘扣技艺。
  “旗袍之美,点睛之笔在于盘扣。端庄的盘扣,一针一线的穿梭,曲曲弯弯的排列成美丽的样子,于细微之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理论的讲述,邹秋明开始演示起来。
  “瑞蚨祥的很多老主顾,如今大多都是冲着我们店里的传统盘扣手艺和花样而来的。听邹老师讲,要想完成一个复杂的盘扣,做一对就需要4天的时间,一件旗袍上怎么也得有四五对扣子,这样算下来,少说也得半个月,是名副其实的慢工出细活儿。”张冰晶说。
  张冰晶明白,自己想要做出合格的“细活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从去年开始,为了让老字号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瑞蚨祥着手组建传承人队伍,像张冰晶一样的年轻员工都可以自愿跟随传承人学习技艺,瑞蚨祥和传承人也会对他们进行考核和选拔,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