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中国梦 劳动美”时代强音
2016-08-09
作者:
来源:
东城区第一妇幼保健院
栾艳秋:以院为家
一心为病人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时候被信任、被感激,因为我们是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人。每次听到新生儿第一声啼哭的时候,我都觉得我们的职业太神圣了,我非常热爱这个职业!”这是栾艳秋从医20多年的职业感言。她在这里从一名医师成长为主任医师,从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成长为院长。
2008年5月,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栾艳秋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在第三批对口支援建设地震重灾区——什邡的医疗队,她担任了医疗队党支部书记兼东城医疗小分队队长。
在援建的三个月中,栾艳秋协助、指导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完成了震后重建和保健院的等级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参加各种疑难病例讨论会诊、业务培训。三个月后,医疗队带着十余面锦旗回到了北京。
2012年12月,东城区第一妇幼保健院的危改扩建工程基本竣工。第一妇幼保健院开诊被纳入了2013年折子工程,为了落实这项惠民工程,栾艳秋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按时完成了开诊任务。
保健院在开诊筹备阶段,厂家、经销商等蜂拥而至,在各种诱惑面前,栾艳秋始终坚持着一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用有限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有请吃饭的,坚决不去;有送礼的,坚决不收。
自筹备开诊以来,栾艳秋院长几乎以院为“家”,门诊及各个病区经常看到她的身影。特别是2013年11月开诊以来,在医院各项建设千头万绪而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她勇挑重担,身兼临床、科研、管理数职,每天坚持在院值守时间长达17-18个小时,并承担每2天一个的临床三线夜班值守工作,与值班人员一起奋斗。
新中街幼儿园/
东棉花胡同幼儿园
李丽华:
一切为了孩子
作为“一长执两校”学前首家改革试点,她实施“沁入心灵”管理,尊重教师主体,让幼儿园的教职工在工作中体验幸福与责任。她就是现任东城区新中街幼儿园、东城区东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李丽华。
近两年,这个团队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东城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东城区健康促进幼儿园”等称号。
在东城“国际化、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引领下,本着“开门办教育”的思想,李丽华不断调整教师培养策略,在全市率先建立13名男教师团队,形成男女教师教育互补的格局。
“那是一种阳刚之美,完全不同于女教师。有生机,有活力,孩子们特别喜欢。”新中街、东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丽华颇为赞赏,“有的孩子缺少父亲长久的关爱,男幼儿教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男幼儿教师对电脑、课件制作、体育、科学很在行,而且创意多、敢于实践,他们的特色、性格决定了他们将会大有作为。
“我们还准备根据男教师现状及发展需求,做好培养计划,采取分类培训、教育活动观摩、组建男教师研究小组、给男教师跨园配师傅等多种途径和措施,使他们在专业上更加强大,保持并彰显性别和教育风格上的优势,在职业和生活中寻找成功,坚定终身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心。”新中街、东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丽华说。
多年来,在课程建设中,李丽华以国际前沿理论为引导,吸纳美国项目教学法精髓,开展“生态式艺术”研究,使幼儿在艺术中自主学习、提升能力。还与美、加、日、韩、丹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汲取先进理念。
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马丁一:
创新办学理念
践行“学府式府学”
朱漆大门,两重楹联,高悬金字牌匾,浓郁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这里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是一所既具有传统文化情怀,又充满现代教育气息的学府圣殿。府学胡同小学兴建于1368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府学胡同小学,马丁一以“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为办学理念,践行“学府式府学”教育。
马丁一现任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校长、府学优质教育资源带龙头校校长,兼任东城区什锦花园小学法人校长、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法人校长。曾被授予北京市特级教师、东城区杰出校长等称号,被聘为北京市特级教师评审委员、北京市中学教师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2012年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受聘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师》杂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北京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马丁一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工荣获“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北京市首批“百年学校”等称号。
马丁一承担多项国家、市、区级研究项目,市规划办校本专项课题《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基于礼文化的道德学习》成功立项。2012年《府学胡同小学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出版,2013年获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谷莉:
投身舞蹈教育
让人生绽放异彩
谷莉,一个致力于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人。她现任史家胡同小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是史家小学金帆舞蹈团团长、中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东城区中小学舞蹈学科兼职教研员、区舞蹈学科带头人。
工作中,谷莉曾在全国、市多次做舞蹈学科研究课,参与市级行动研究课题,并独立承担区级课题。创作的《爆米花》、《小狮子滚绣球》等30余个舞蹈作品,成为经典之作。多次带领史家小学金帆舞蹈团出访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中俄两国副总理出席的“中俄青少年文艺交流晚会”中,他们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俄罗斯参加中俄青少年文艺交流期间,谷莉除了负责本团队学生外,还担任此次交流晚会的舞台总监,密切配合孟艳导演与俄方导演,协调各技术工种,协助排练……演出当天,舞蹈《爆米花》一出场,孩子们的表演让俄罗斯观众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欢呼声、掌声从开始到结束就没有停止过。
多年来,谷莉带领史家小学金帆舞蹈团获国际、全国及市区级比赛一等奖近60个。出版了以艺术教育理念、艺术社团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专著《谷舞金帆》。先后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文明城区先进个人”、“东城区人民教师”、“东城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奥地利大型国际活动杰出艺术指导”、“新加坡国际比赛最佳指导教师”、“全国校园舞蹈优秀编导”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