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务实 职工受益颇多——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2016-07-06
作者:西轩
来源:
天桥街道天桥小区社区联合工会
管理不是目的 服务互惠才是宗旨
用好“京卡”
吸纳入会也不难
吸引辖区内的小微企业、两新组织加入到社区联合工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面对工作人员,有些人的内心其实是排斥的,觉得加入了工会之后就有人管着了,还要交会费。
如何让他们“尝”到工会组织带来的甜头呢?天桥小区社区联合工会把宣传当成发展会员的有力工具,一张小小的京卡,就是工会的代表。
社区在搞计划生育工作的时候,组织非公企业的准妈妈一起做孕检,不论他们是不是社区联合工会的会员,都能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在这过程中,为他们宣传京卡的服务项目,讲解加入工会的好处。
“加入工会的小微企业,他们有的时候不理解,觉得会约束他们,但是我们在这之前都是做过摸底调查的,企业员工能拿到的平均工资是多少,能不能达到工资集体协商的标准,以理服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加入工会组织,惠及到的不仅仅是企业员工,还有企业本身,我们从工会的角度出发,以情动人,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带来的温暖,从而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分子,努力工作。”社区联合工会主席张树英说。
利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企业和员工真正明白工会存在的作用,它的意义绝不在于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
在天桥小区社区联合工会还有非公党建指导员。天桥街道始终把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党建作为一项有力的工作手段。街道为他们聘请了两名非公党建指导员,这些指导员更加专业,和辖区内的企业也更加熟悉,通过不断地入户采集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的基本信息,甚至是企业老板的脾气秉性,以指导员为纽带,更好地促进辖区小微企业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了这些指导员,工会的入会工作就好做许多。而对于那些已经加入社区联合工会的企业来说,回馈居民是他们经常做的。一日,社区一位老人打电话到居委会,询问是否能上门理发,因为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不便,但是第二天是老人的生日,老人想要精精神神地过个生日。在了解了老人的需求后,社区联合工会立即找到共建单位“香宫名剪”协商为老人理发。“香宫名剪”十分愿意帮助老人,就一同前往家中为老人理发,老人看到自己的新发型,像孩子一样的开心。
除了“香宫名剪”,辖区内的红莲烤鸭店也承接了老年人吃饭优惠的活动,为辖区的老人提供便利。辖区的药店每个月月末,都会举办大型的服务活动,免费为居民测血糖。
身份不同
干的是同一件事情
张树英除了担任社区联合工会主席,还是社区党委书记,怎样才能把各个身份利用好?
身为社区书记,张树英管着社区内大大小小不少事情,总有分身乏术的时候,怎样做才能够权衡好自己的每一个身份,不耽误工作呢?身为主席,企业既然在辖区,那就是社区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让企业领导和员工感受到这个社区的不同呢?面对这些问题与状况,张树英将各项工作安排的条理清晰。
张树英说:“不论是工会主席还是社区党委书记,其实最终的目的都是保一方平安和稳定,协调相互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既然在这个社区,那就是一家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家里整天乱哄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居民、企业,社区稳定了,那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安心地在这里生活、工作。这其实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虽然立场不一样,但是,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西城区教育工会
教育工会“四送”“五亮”建家显活力
西城区教育系统的职工下班后,很多人会选择去单位的职工“书吧”看看书翻翻杂志,或者去“运动吧”的健身房锻炼一下身体,纾解一下一天的疲劳。不少教职工们表示,“教工之家”目前已成为教职工学习、交流的中心,受到了会员的欢迎。
“锻炼身体,品茗读书,畅聊谈心”……这些只是西城区教育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活动的一个缩影。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战斗作用,以“建家”工作为切入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制定实施方案
建设“规范”之家
在市总工会、区总工会统一部署下,西城教育工会在教育系统各基层工会中广泛开展优秀“教职工之家”创建活动。
结合实际,教育工会提出“四个服务”工作理念(即服务大局、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广大教职工会员、服务工会组织建设和发展);“五好”建和谐工作体系:即“好会”(充分发挥好教代会作用)、“好家”(建设好“优秀教职工之家”)、“好平台”(为广大会员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好精神”(大力弘扬劳模及先进人物爱岗敬业精神)、“好心情”(为广大会员营造愉快工作、快乐生活的和谐氛围),确立“会会精彩、人人幸福”的工会工作目标,让广大教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同时,根据《西城区教育工会建家工作标准》,教育工会设计了“金牌”、“银牌”和“铜牌”三个牌级的优秀教职工之家的评选标准,对各单位建家工作全面考核。
西城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工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掀起“建吧”热潮。目的就是为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服务教职工会员的阵地,为教职工搭建沟通情感、学习交流、舒缓压力、构建和谐的平台,为教职工快乐工作助力。
此外,西城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工会为教职工开辟“松心吧”、“书吧”、“运动吧”、“品茗话吧”、“心灵憩园”、“空中花园”等,根据教职工兴趣组织“职工书屋”、“体育俱乐部”、“自驾营”、“摄影沙龙”等,为教职工提供多种服务。
目前,西城区教育系统基层“建吧率”达到78%。教职工们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品茗读书,畅聊谈心,“教工之家”成为教职工学习交流的中心,受到会员的欢迎。
维护职工权益
建设民主之家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形式,是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是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实行校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区域调整后新西城教育工会在原两区开展教代会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加强和创新西城区教育系统教代会制度建设,更好地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推进西城教代会制度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切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促进西城教育优质均衡、跨越式发展。
本着“广泛参与、普遍提高、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西城教育工会分四个阶段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教代会工作调研,发放问卷了解基层教代会工作现状,研讨新形势下教代会工作的职能和推进学校民主办学的有效途径。建立《西城区教育系统教代会工作台账》制度,记录教代会工作过程和相关资料,形成常态。建立教代会工作报告制度、票决制度,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尤其是绩效工资方案修订必须上报并采取票决制度;建立督导制度,结合教育督导下校对各单位教代会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同时,制定《西城区教育系统教代会制度建设评估考核标准》,组成教代会评估小组对各单位实行多维度考评,进行综合评定。在教代会评估过程中挖掘典型经验,不断探索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