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成才是企业的财富——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2016-03-09
作者:□西轩
来源:
西城区卫生局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把健康的医疗模式带进社区
西城区卫生局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当时该服务中心不论是在业务上还是党政管理上都属于宣武中医医院,所以,该服务中心的工会也属于宣武中医医院。
2009年,为了便于居民健康管理,该服务中心从宣武中医医院独立出来,作为独立法人。目前工会业务还是属于宣武中医医院,但积极参加工会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落实工会提出的各项政策,为员工谋福利……这些工作,该服务中心都一直在积极配合宣武中医医院工会,并在现有的条件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有支持才有成长
刘群是虎坊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有3个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医生。从中心领导那里了解到他的工作做得不错,特别是他的中医疗法。
2009年,刘群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2010年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在这个社区呆了3个年头了,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个个都认识他。
“你觉得现在的工作和你在学校学的,或者说曾经期待的有差别吗?”笔者问。
“在学校的时候把医生这个职业想的很伟大,救死扶伤;但是到了实际的工作当中,很多时候很多病症自己解决不了,就会觉得很沮丧;相反,如果通过我的努力,我的患者的病情有了缓解,那样的成就感是十分强烈的。”刘群告诉笔者。
对于刘群专业上的学习,该服务中心也是给予相当大的支持。不论是在北京友谊医院为期3个月的进修,还是北京市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刘群都是在该服务中心的鼓励下积极参与,争取让自己的专业越来越夯实,帮到更多的社区居民。
当笔者问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刘群说:“社区里基本上都是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要对他们负责,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都要耐心去帮他们解答;还有就是换位思考,要体会患者的感受才能了解到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如何帮他们才是最好的。”
有付出就有回报
在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的收入都是和他的职称、居民满意度以及医生自己的绩效。该服务中心有属于自己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大家坐在一起进行商讨。
“对于员工的报酬,我们基本上实行的是:保中、限高、稳低的政策。但是我们也不能像吃大锅饭一样,所有的人干多干少收入水平都一样,肯定是要多劳多得,有能力的自然收入水平就上去了。”天桥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宇说。
刘群的收入就是中心对于“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说法的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刘群专攻中医治疗,自从来了服务站后,他有的时候忙起来连下班的点儿都忘了。用他的话来说:“居民来这儿看病虽说离得近,但还是能给他看了就看了,老人家一趟趟地跑,也麻烦。”刘群的中医治疗在社区居民那里很受欢迎。
高宇说:“这样的大夫,我们应该进行鼓励,绩效工资也应该进行提升。这样才会有竞争力。
以前工作做得好,可能多四五百块钱;但是现在我们要把工资协商提出来,让大家看到干得多干得好就拿得多。现在,刘群应该是临床医生里绩效最高的。”
由职工代表开会,商讨工资到底发多少,应该怎么发,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发。其实这样的做法在许多工会都会看到,可是,像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他们不是在例行完成一项工会工作,而是在实实在在为自己的员工考虑,干得多了,干得好了,得到患者认可了,就应该给予鼓励。
北京市金帝雅宾馆
感受淡雅清新 品味古韵茶香
位于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5号的北京市金帝雅宾馆成立于1994年,隶属于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是中央国家机关会议定点采购单位,北京市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采购单位,也是北京首家茶装饰酒店。金帝雅宾馆特以藏茶茶砖为主要装修元素,藏茶装饰茶砖色彩自然古朴,图案典雅且富有个性,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筑材料完全天然且纯净。走进宾馆,那里的一桌一椅,一树一花,都透着古朴的气息,和专属于这家宾馆的浓浓茶香。近期,笔者走进了北京市金帝雅宾馆,通过宾馆的成员,了解了这个有特色的宾馆。
事无巨细为员工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领导者的运筹帷幄,而金帝雅宾馆自1994年至今,我们能看到的是那份沉淀,是岁月积累的果实。不管是对外营销还是对内管理,不可不说的是金帝雅宾馆的行事风格都像它的装修一样,低调但是很有内涵。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古话一直都很有道理,就拿宾馆餐饮部经理徐剑的话来说,只有把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了,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那么他们的工作才能做好,宾馆才能正常运行。如此看来这是一个积极、正面的效应。
“宾馆的领导对于员工的关心,都融入到了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了,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但是领导总能想到我们前面,就是有些问题即使我们不提,领导也会想到。”徐剑说。
做餐饮行业的都要以最崭新的精神面貌面对每一位顾客,让顾客能够感受到一流的服务。所以,一般情况下餐饮行业都要求员工着淡妆上岗,但是如此一来,化妆品又是一笔支出,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为难了。但是,宾馆却在了解情况后,将这部分钱承担了起来,统一为员工购买化妆品,为员工省下不少的一笔支出。
对于员工的工作,宾馆一直都是细致入微。有些部门男员工上岗需要穿西装,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袜子的颜色就不能统一,再让员工另外去买有些不近人情,所以,在宾馆领导的支持下,宾馆工会为男员工购买了统一的黑色袜子。
宾馆有很多员工都是来北京打工的外地人,每年一到过年春运的时候,一票难求就成了每位员工的一块心病。为了保证每一位员工能回家过年,工会主席郭云哲有的时候凌晨了还盯着售票信息。他说:“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一定要让员工都安安心心回到家。”
不仅如此,宾馆工会为了奖励优秀员工,每年都会把员工的家人请到北京来游玩,而游玩的费用,则由宾馆一力承担。
2013年10月,金帝雅宾馆有了自己的“职工之家”。其实,以前也有,但是没有正式的活动场合,现在,专门开辟出场地,以供职工活动,在那里摆放着书籍、娱乐设备,墙上贴的是宾馆为职工过生日,宾馆集体活动时的照片,地方不大,却很温馨。
不离不弃一干18年
杨彦增是金帝雅宾馆干得时间最长的一位员工,已经干了18年。18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几乎是三分之一的人生,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杨师傅在这里一待就是18年呢?
杨师傅来自河北保定,刚到北京的时候,深觉都市的繁华让人眼花缭乱,而他又没有一技之长,要想在北京立足,生活下去,谈何容易?所幸的是,经过杨师傅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在金帝雅宾馆工作的机会,这让他高兴极了。
现在的杨师傅是宾馆餐饮部的面点师傅,面对各色面点,他都游刃有余。可是,刚开始接触面点的时候,作为新手的杨彦增也是频频出错。
饺子、面条、拉面、煎饼、汤圆,每个地域的面食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难住了杨师傅。就在这时,宾馆承担了一部分钱,让杨师傅去学习制作面点。这项工作,杨师傅也是勤勤恳恳地做了18年。
当问起杨师傅他在宾馆收获到了什么时,不善言谈的杨师傅说,宾馆不论是对作为新手的他的包容,还是多年来领导对他的关心,都让他觉得值得在这里干下去。因为是宾馆给了他机会,让他去学了一门手艺,并且能够挣了钱在北京生活下来。
杨师傅告诉笔者,以后,他还要在这里继续干,他会用自己的手艺报答宾馆,并且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研究出新的有特色的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