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企业文化 凝聚团队力量——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2015-12-02 作者:西轩 来源:

 
  北京福满楼商贸有限公司
  在这里我们收获颇丰
  在福满楼学做人
  “在这收获最多的,不是物质上的,挣多少工资不是最主要的。自己在做人和为人处世方面的收获是最多的。”笔者在福满楼采访的时间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对于福满楼的100多名职工而言“做人”的标准远远大于“做事”的标准,用工会主席秦昌英的话来说:“在福满楼最看重的不是工作技能而是人品的考核。”
  周扬(化名)福满楼的一位普通服务员,18岁就已经来到酒楼工作。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年纪小,不清楚怎么跟人沟通,很多礼仪也不懂,刚到福满楼的周扬成了领导的一块“心病”。在福满楼像周扬这样情况的员工不算少数,大部分都是来京务工的年轻人,待人接物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企业积极拓展培训思路,把之前的业务技能培训变成现在的思想道德加业务技能培训的模式,双管齐下,从内到外彻底改变职工的思想状态。“现在每周公司都会利用业余时间给大家进行培训,大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小到生活上的小事如排队等车、等红灯过马路等,现在每年回家的时候父母都说比以前懂事多了,像个城里人。”来公司两年有余,作为业务主管的周扬现如今早已褪去了当初的稚气,变得成熟稳重。
  为了使职工增加对北京的归属感,在工会的组织下,每周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分成几组分别到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以及周边街道进行捡垃圾的公益活动。“开始的时候很不情愿,觉得这事情跟我没关,但是在参加了几次活动后发现每次捡完垃圾看着行人走在干净的路面上心里特别舒服,估计现在要是不捡了没准还会不习惯”从最初的不情愿到现在养成习惯,每一位职工都经历了这样的心理变化,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职工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头一次为自己感觉到了骄傲。现在捡垃圾公益活动已经成了福满楼除餐饮之外的另一张名片。“凡是福满楼的职工在北海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大家现在进公园都不用买票了。”工会主席秦昌英笑着告诉笔者。
  在福满楼除了职工思想道德的培训外,每个月工会都会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孝亲学习。“观看孝亲视频、听孝亲讲座,每次听完讲座所有人都会忍不住落泪,心里就像是接受洗礼一样,平时不论工作再忙职工都会抽时间给父母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对于公司的培训秦昌英同样感受深刻。现如今早已是公司副总经理的秦昌英已经在福满楼度过了13个春秋,从服务员经过领班到主管再到大堂经理,直至现在的副总经理,每一次的晋升都见证了她的成长。
  笔者了解到,餐饮行业相比较于其他行业人员流动率很大,然而在福满楼工作5年以上的老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工作年限超过15年的占老职工总数的一半。思想道德培训、孝亲讲座、公益活动这些看似与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情,却是影响福满楼每一位职工最多的,也是他们对公司最大的依恋。
  进了福满楼就是一家人
  “进了福满楼就是一家人”这是一句在职工之间广为流传的佳话,当然这个一家人的标准不仅仅局限在福满楼内。2011年河北籍职工小杨(化名)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回家务农,在一次劳作过程中不幸从房上摔下,最终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工会得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组织职工捐钱并拿出工会互助基金中部分资金一并送到小杨家中。“那次捐钱大家都很踊跃,许多新职工没见过小杨但是也都纷纷捐款,大家并没有因为小杨不在公司了就少捐或者不捐,记得那次一共收到捐款近万余元”说起那次捐款至今仍让秦昌英记忆犹新。
  除了困难帮扶,福满楼一家人的理念也体现在对职工家属的关怀。“上半年我父母来北京了,吃住就在我们饭店,费用全是公司提供的,对于第一次来北京的他们,心里边别提多高兴了。”在采访过程中这样的事例笔者听到过很多。据工会主席秦昌英介绍,企业为了满足职工家属来北京的愿望,满福楼规定凡是在职职工的直系亲属来北京游玩吃住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这样的费用开支对于整个酒楼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那些从没来过北京的职工家属来说就是一次圆梦。
 
  西城区高井幼儿园
  让爱在园所中绽放
  关爱女职工从“姑爷”开始
  高井幼儿园现有职工50人,除去保安和后勤人员,剩下的47人都是女职工。这样的男女比例在其它企业中是十分少见的,保障女职工的切身利益成了摆在园领导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在高井幼儿园,关爱女职工的工作是从她们的丈夫开始的。据工会主席王瑞兰介绍,每年工会都会在传统节日到来前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每次活动除了教师参加外,她们的丈夫也都应邀参加到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王瑞兰挨个与“姑爷”谈心,了解家庭生活情况,介绍园内教师工作。凭借“过来人”的身份,向他们传授家庭和谐的经验。“每次活动场面都很壮观,‘姑爷’们在园长的安排下通过活动换位体验妻子的辛苦。在了解妻子的劳苦之后,‘姑爷’们聚在一起也会相互交流家庭生活经验,他们还会攀比谁对老婆好。”
  除了跟“姑爷”谈心,做好职工丈夫的思想工作也很重要。教师们的家务技能也被园所提到培训日程上来。王瑞兰说:“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别人,在家里女人也要做好自己本分内的事。”园所每年举办的教师活动中,工会都会安排家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和竞赛,以此来提高教师们的家务水平。今年“三八”妇女节,工会组织开展了“教师厨艺大比拼”竞赛,经过比拼后,一道道美味佳肴展示在大家面前,大家在品尝美味佳肴之余,也锻炼了精湛的厨艺。“几次比赛下来,我的厨艺水平明显提高了,现在我做的菜家里人特别爱吃。”20岁出头的年轻女教师小李(化名),由于父母的娇生惯养,之前在家里从没做过家务,但在这里让她学会了家务活。如今“上得课堂,下得厨房”的理念在高井幼儿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进一步完善女工工作,园所还专门成立了女职工部门,负责园所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哪位教师是什么性格、哪位教师还没结婚、哪位教师没生孩子、哪位教师有家庭矛盾等,每一件与女职工工作生活相关的事情都被纳入到工会的工作范畴。每年以“孕前知识”和“相夫教子”为主题的讲座都会如期在园内举办。
  教会徒弟不怕饿死师傅
  幼儿园在大家的印象里,更多的被冠以“高级托儿所”的名衔。在过去,帮家长带孩子、哄孩子吃饭、哄孩子睡觉是我们对幼儿园教师的第一印象,但是随着幼儿教育重要性不断被大家认知,如今的幼儿园教师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保姆”了,如何给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将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责任被赋予她们,幼儿教师正不断走向专业化。
  在高井幼儿园,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大于一切。“拜师”是园所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个传统,每位新加入的教师都要拜老教师为师,向他们学习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虽说自己是学幼教毕业的,但是实际工作和理论学习完全是两回事,刚开始接手工作的时候,还真是有些理不清头绪。”参加工作4年的陈兰(化名),如今已经成长为高井幼儿园的一名骨干教师。“医生当不好,能要一个人的命,教师当不好能毁了一代人。”4年来这句话一直被陈兰记在心里,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论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生活上的事情,只要陈兰遇到困难师傅都会给予帮助。说起自己的师傅陈兰难掩心中的激动,“师傅真的给我帮助很多,大事小情都要麻烦她,我的成长离不开她的帮助与支持。”现如今,陈兰的师傅已经退居二线,由一名教师,变成了保育员,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工作。但是,工作职能的转变并没有影响到师徒二人的关系,直到现在陈兰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依然会找师傅帮助。
  老人带新人,曾经的新人变成老人继续带新人,一代又一代的师徒情,见证了高井幼儿园教师素质的发展。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