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职工是企业发展中的财富与支柱——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2015-11-11 作者:西轩 来源:

 
  北京日昌麟记餐饮有限公司
  善待员工便是财富
  1998年,北京日昌麟记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昌麟记”)在北京东单商业街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店面宣告开业。所卖菜品都是简单的地道奶茶、鸳鸯、多士和牛河,主要顾客对象是来自香港和广东在附近东方广场工作的施工人员。由于多年来对菜品、服务一丝不苟地追求,如今 “日昌麟记”已发展成为拥有8家分店,1家车仔面连锁店、共计600多名员工、以及拥有两千多平方米食品加工厂的餐饮集团。
  作为最早在北京以港式茶餐厅形式经营的餐饮企业之一,“日昌麟记”成功带动了港式茶餐厅在中国北方的兴起,同时也让香港的餐饮文化在中国大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采访过程中,北京日昌麟记餐饮有限公司“日昌麟记”总店(平安大街店)经理、工会主席秦世昭表示,“义务、财富、信任、奉献”和善待员工是企业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指导方针。
  善待员工便是财富
  2002年,脱离餐饮行业数年的秦世昭选择“日昌麟记”实现“回归”。如今成为“日昌麟记”总店经理、工会主席的他告诉笔者,在这里他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便是“善待员工”。
  2002年大年三十,董事长曾昭日一家来到秦世昭所在的分店看望员工。对于是餐饮行业的员工来说,节假日永远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间,一天的辛苦过后,大家终于能休息一下准备自己的聚餐。酒过三巡,员工聚餐也接近尾声,和员工一起过年的曾昭日悄悄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来到后厨,洗碗、擦拭灶台,一家人在他的带领下悄悄地开始了忙碌。
  还在兴头上的员工突然发现董事长不在了,便四处寻找,可哪也找不到,正当大家以为董事长已经悄悄走了的时候,清洁员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喊把所有人带到了后厨的洗碗室。“老板在后边洗碗呢!”
  当秦世昭看到董事长带着妻儿洗碗擦地的一瞬间,他告诉笔者,自己被强烈的震撼到,差点也哭了出来。从事餐饮工作这么多年,秦世昭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情况。还没等说话,曾昭日便把他推出了后厨,“今天是大年三十,你们都不能休息,去陪大家在玩儿会吧,我也要好好教育一下我的孩子。”
  秦世昭告诉笔者,从那年起,每年的大年三十,他总会看见董事长一家在日昌餐馆的某个分店后厨洗碗擦地的情景。员工是企业的财富,这句话他也理解的越来越透彻。
  为员工着想对社会负责
  在“日昌麟记”,除去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基本福利,每到节假日,上岗员工除了正常3倍工资发放外,还能领到额外补助。除此之外,企业还按每人150元的配额给各个分店拨款,用于组织员工聚餐、休闲。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有困难的员工,企业也是竭尽全力帮员工渡过难关。
  作为一家企业,“日昌麟记”也非常重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企业为中国红十字人道救助事业捐赠人民币6万元;2010年为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捐款2万元;在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成立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日昌奖励基金”每年也会对家境困难的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
  北京千禧园球迷美食城有限公司
  热情工作 快乐生活
  北京千禧园球迷美食城有限公司又称千禧园球迷餐厅,成立于1999年,现有直营分公司7家,加盟店20多家。拥有职工100余人,工会会员比例达到90%以上,年轻员工入团率100%。现总店坐落于北京西城区椿树园绿色社区,餐厅面向广大工薪阶层和足球爱好者,餐厅以家常菜、烤鸭、肉串、羊蝎子为主,包房都是以欧洲各著名足球俱乐部命名的,如:国际米兰厅、尤文图斯厅、拉齐奥厅、曼联厅、利物浦厅、阿贾克斯厅等。
  这里是青春的“校园”
  “出生在农村的我酷爱学习,因为没学费,我的大学梦被母亲的眼泪浇灭后来到这里。”说起缘何来到千禧园球迷餐厅,职工小刘如是说。她告诉笔者这里便是她的“校园”。
  2005年,从老家一路来到北京,两地相隔其实也不过几百公里,可就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的车程却让小刘经历了在她年轻生命里最沉重的时刻。来北京上大学曾是她儿时的梦想,火车不知疲倦前行,北京离她越来越近,小刘觉得梦想却离她越来越远。
  下了火车,小刘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千禧园球迷餐厅,这是一家被老乡夸赞的“神乎其神”的地方。还没进门,餐厅里客人们的谈笑声、服务员的招呼声就已经充斥了她的耳朵。“虽然是第一次来北京,可当时真没觉得有什么兴奋的,唯一的感觉就是低落。”小刘告诉笔者。
  事实证明,进入到千禧园的小刘,低落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我记得刚来千禧园球迷餐厅不久,总经理刘文亭曾说过,未来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小刘说道。原来,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千禧园球迷餐厅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大型的培训课,科目包括电脑培训、文明礼仪,有时还会聘请专业的外教开设英语培训班,通过学习,小刘说她自己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不仅如此,企业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测验”,组织大家开展组别间的各项业务技能竞赛,并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忙分析每次落后者的薄弱环节,然后针对弱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另外,如果企业的员工有外出进修的要求,千禧园也会积极配合,并会在员工学成后重新进行能力测评,根据结果调整员工的级别和岗位。这样一来,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千禧园球迷餐厅也就逐渐成为了员工口中属于自己的“校园”了。
  这里是温馨的“家园”
  “小雨今天要回来看我们啦!”一大早,餐厅工会主席杨柳刚把这个消息散发出去,千禧园球迷餐厅就欢乐成了一团。
  “孙哥,今天中午你可得亲自掌勺给小雨做顿好吃的。”听到这个消息,服务员小丽赶忙向厨师长孙雪冬嘱咐道。“这还用说,小雨可不是只跟你关系好啊。这孩子可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最喜欢吃什么我再清楚不过了。”虽然离午饭时间还早,但匆匆说完这句话,孙雪冬便跑去厨房准备了。
  “你说小雨会不会又长个儿了?”“也不知道他现在生活怎么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每个人都显得异常兴奋。
  说起小雨与大家的结缘,还要源于千禧园球迷餐厅与国际SOS儿童村的合作。
  SOS儿童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奥地利,是一种民间社会福利组织 。
  小雨就是齐齐哈尔市国际SOS儿童村的孤儿,来到千禧园球迷餐厅时,他才刚刚16岁。在这里,他一待就是4、5年,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他与许多职工都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在企业的支持下,小雨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利用业余时间将二胡考到了十级,并且在赴奥地利演出时受到了总统的接见。
  今年已经23岁的小雨在大连的海尔集团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工作,有了这么多关心惦念的“家人”,无论如何,在他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注定不会再是孤独一个。
  千禧园球迷餐厅工会主席杨柳告诉笔者,企业职工九成以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方便职工生活,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企业有专门的免费宿舍供职工居住,并且还为宿舍配备了专门的管理员来照顾员工的生活。而且在每个员工区域,都会安置一个意见箱,每位职工也都会有总经理刘文亭的手机号,以方便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上提出好的建议。
  “他们很多人都才20出头,对很多事情还没有形成准确的判断力,企业制定这么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希望能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为我们的年轻员工做出正确的指引。”杨柳说道。
  如果遇到外地员工父母来北京探亲,企业还会视情况为员工家人提供住宿和饮食上的照顾,除此之外,千禧园球迷餐厅为了塑造“工作并快乐”的经营理念,每年都会把“全家福”寄到员工家中。
  总之在这里,大家犹如亲人一般的生活,员工和企业之间总是显得那么的真诚。千禧园球迷餐厅也成了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在北京的新“家园”。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