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让青工前途无忧——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2015-10-28 作者:□西轩 来源:

 
  中华老字号企业步瀛斋
  聚才者“瀛”天下
  让百年老店在年轻人手里传承下去
  2011年,张秀颖和朋友到大栅栏逛街的时候,看到了贴在步瀛斋店内的招聘启事,当时她刚刚辞去了上一份工作,原因是自己太内向了。张秀颖默默地记下了步瀛斋这三个字,一回家就上网搜了一下。“也许应该去试试。”张秀颖对自己说。
  在顺利通过面试之后,拥有大专文聘的张秀颖成为了步瀛斋的一名导购。“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太聪明,但是我相信勤能补拙,就踏下心来认真学。慢慢地我发现,只要用心,很快就能学会,一点儿都不难。”自认为内向不聪明的张秀颖用加倍的勤奋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与人打交道上,也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和害羞,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小组的销售能手。
  张秀颖的努力和进步全都被领导看在眼里,“小姑娘特细心,盘点结账从没出过错。记货也快,理货也理得井井有条,特别熟悉库房。”工会主席赵美娟细数着张秀颖的优点,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
  短短一年的时间,张秀颖已经成了店内的销售骨干。
  回想来到步瀛斋这一年,张秀颖觉得自己的变化特别大,家人也觉得她成长了。说到未来,她笑着说:“我喜欢在这儿工作,我想在这里工作能看到前途。”
  像张秀颖这样的年轻人在步瀛斋还有不少,步瀛斋工会主席赵美娟告诉笔者,现在企业发展很快,随着步瀛斋这几年批发业务的发展,对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有一定需求,但是店内已有的员工在这方面有所不足,随着这两年招收的一批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年轻员工,弥补了这个缺口。企业会给他们安排如网销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工作,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点。
  “我们更看重这些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目的是把他们培养起来,接手一些管理工作,让百年老店能在这些年轻人手里传承下去。”赵美娟说道。目前,第一批招来的5个大学生有的做了分店店长,有的在总店做管理工作,像张秀颖这一批的大学生也已经成为了店内骨干。为了吸引和留住他们,步瀛斋在薪金上给予大专生每人每月200元,大本生每人每月400元的学历津贴,并且实习期内也按正式员工待遇发放工资。
  要卖鞋先要懂鞋才能为客人服务
  手工鞋帽是步瀛斋的特色,掌握步瀛斋手工鞋帽的特点、工艺和制作流程是所有销售人员上岗前必须学习的。因此,在统一招聘结束后,企业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讲解手工制鞋帽工艺和流程,并要求导购要牢牢记住与鞋帽有关的专用词汇。此外,还要带她们参观企业工厂,近距离了解操作流程,让员工有更直观的认识。除了要求员工掌握手工鞋帽的知识,步瀛斋还鼓励员工献计献策,有些员工的建议就帮助企业改进了制鞋工艺。
  葛姐和郑姐是在步瀛斋工作20多年的老员工了,她们不仅热情待客,还很注意收集客人对鞋的意见建议。以前,步瀛斋的手工鞋只是纳底纳帮,这样的鞋刚穿时比较硬,过一阵才会变软。老顾客在买鞋时无意和她们念叨了两句,两位老员工便记了下来,又跟其他的导购询问,发现确实有一些客人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于是大家一起把这个问题汇报给了领导。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改进了制鞋工艺,让客人一穿上,就能感受布鞋的舒适。
  赵美娟说,像步瀛斋这样的老店就是在这样的改进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员工对所销售产品工艺的了解很重要。现在,步瀛斋的年轻员工越来越多,所以更加注重培养她们对手工产品的了解,有时还会开展小测验或者技能大赛,以确保她们能更好的为客人服务。
 
  北京珠穆朗玛宾馆
  在这里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
  让未来无忧
  在珠穆朗玛宾馆,有四个特别的“实习学员”,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们怀揣梦想来到北京,但与一些同龄人相比,他们格外幸运,在这个离家三千多公里的陌生城市里,始终有人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
  初到北京的四个年轻人还带着山村里青年人常有的害羞和腼腆,语言障碍首先成为树在他们面前的一面无形屏障。工会委员厍媛媛在回忆他们初到北京的样子时说:“他们刚来的时候,不太能听懂我们说话,也不敢说话,总是低着头,还很容易脸红。”
  看到四名藏族学员的情况后,宾馆发动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想办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北京的生活。业务上手把手教学,一遍不会教两遍直到他们学会;文化知识上,教他们认汉字写汉字,鼓励他们多说多练;生活上,安排他们和宾馆的藏族员工住在一起,减少他们的陌生感;舞蹈队则邀请他们一起进行清唱练习,帮助他们融入团队。
  6月初,宾馆为这四个年轻人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挑选他们来北京的驻村工作人员。时隔一个多月,看到四人的成长,队长杨志明感到特别欣慰。同为工作队成员的宾馆党支部书记刘燕琪对学员们说:“至今我还难忘4月27日出发时,亲人为你们送行的那一刻,有不舍,更有对你们的期望。经过一个月的环境适应,岗位训练,你们有了不少进步,这些不仅有宾馆的付出,更有你们的努力。希望你们继续加油。”
  作为西藏驻京办事处的事业单位,珠穆朗玛宾馆一直在为西藏人才培养默默努力着。在现代社会,对于贫困地区的帮扶,经济资助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人才支持,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因素。工会主席周振婷说这也是宾馆在西藏人才培养上的理念。这不仅是企业的任务,更是职责,特别是作为一家与西藏有密切关系的企业,甚至是义不容辞的。
  这四个年轻人将在珠穆朗玛宾馆接受两到三年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等,同时也会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北京的风土人情等。周振婷告诉笔者,宾馆相信在培训结束后,加央他们四人都将成为优秀的人才,回到西藏,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
  让前途无忧
  2012年4月18日,员工王军军代表珠穆朗玛宾馆参加了什刹海街道总工会举办的第一届餐饮行业食品雕刻技能比赛,并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为准备好这次比赛,王军军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从构思设计,食材选购,到每一个拼图组件,他都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当时笔者也在比赛现场,在接受采访时他曾兴奋地说道:“这荣誉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也是属于宾馆工会的,是工会给了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得到了大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才使我的技能在展示中有了进步。”
  珠穆朗玛宾馆不断弘扬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鼓励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宾馆工会每年都会安排不同主题的技能培训,从礼仪培训到业务培训,不一而足。同时强调员工的“一专多能”,每当举行大型宴会或者活动时,按照工作需要,有的员工可能要做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这样的历练,也是对员工潜能的一种探索,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
  为了鼓励员工学习,此宾馆设立了一系列激励制度,对于通过各类等级考试的员工,宾馆不仅会为他们报销学费,还会在工资中给予一定奖励。但奖励是有时效的,以英语等级考试来说,初级有效期是3年,如果过期没有重新参加考试,那么工资中的奖励就会取消。作为涉外宾馆,对服务人员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督促激励员工学习英语实际上也是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客人。目前,宾馆前台的所有服务员都通过了中级旅店服务资格考试。
  宾馆在用人机制上也努力做到“为每个员工提供公平的职业发展通道”,并保证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升迁机制,在保障员工受教育权的同时,加强维护他们的发展权。“企业人员流动率低保障了企业的稳定性,让员工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才是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