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凝聚团队力量——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2015-09-30
作者:□西轩
来源:
“中华老字号企业”内联升
这里承载着太多的梦想和依恋
“老字号的情怀吸引着我”
刘阳是一位“85后”女孩。2008年,作为一名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刘阳没有像她的其他同学一样,走进各类5A高档写字楼工作,而是向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投递了简历。
“现在跟您一样的年轻女孩儿,大多都喜欢追求时尚,喜欢走在潮流的最前线,您为什么就认准咱们的‘老字号’内联升了呢?”看到刘阳,笔者不由问出这个问题。
“咱们内联升的布鞋多‘潮’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北京城里的这些‘老字号’,以前上学的时候每次来大栅栏,就一心希望毕业后也能来这儿上班。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了,能在‘奥运年’加入到这个大家庭里来。”面对笔者的提问刘阳笑着回答。
如今,刘阳是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大栅栏总店人事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还参与着企业非遗工作室的工作。可要说刚进店时的情景,刘阳可是记忆深刻。
在内联升工作的员工,不管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刚进店时的“站柜台”经历谁也逃不掉。内联升工会主席齐慧兰告诉笔者,“站柜台”在内联升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对职工的一项另类培训。“站柜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首先需要职工对内联升的历史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对于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特性也要非常清楚,做到对客人有问必答。另一方面,“站柜台”是一项非常磨练人的工作,它不仅能考量一名职工的工作能力,更能体现出一名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对于‘老字号’来说,如果连自己的职工对企业都没有感情,那说明这家‘老字号’就真要老去了……”
刘阳刚进企业时,不仅站过柜台,甚至还从事过“开电梯”的工作。“那时候正值奥运,世界各地的友人都集聚京城,内联升每天的生意更是红火,那我就当螺丝钉,哪缺人我就去哪呗。”对于之前的工作经历,刘阳一直把它当做美好的回忆珍藏着。
创新发展离不开员工
内联升距今有着近160年的历史,除了手工千层底布鞋有很多制作工艺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技艺,不断创新正是内联升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旭告诉笔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和营销环境,从扩大产品线到提升服务质量,从拓展营销渠道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内联升正积极转型和创新,让百年老店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而企业的发展,则恰恰与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密不可分。
据了解,内联升每年都会在3月份组织职工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其中包括企业文化、服务礼仪、商务英语等。同时还积极参加工会大学开展的一系列素质工程教育课程,帮助职工提高自身修养,业务技能,综合能力素质。
除此之外,企业每年都会开展读书活动,为职工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职工互相的学习与交流,引导职工提升素养,培养职工优良品德,把这种好的品质融入进工作和生活中。笔者了解到,内联升自2009年开始,工会每年投入3.9万元,为中高层管理骨干提供在北京易中管理学院进修相关管理课程的培训,几项专业课程的培训下来,不仅开拓了中高层的工作思路,提高了管理层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也加速了团队工作的执行力。
目前,企业共有青年职工7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2%。如今,企业把很多年轻人放在重要岗位上,发挥着他们各自的作用。内联升国家级传承人队伍中,除国家级传承人何凯英师傅外,其余3名徒弟都是不到35岁的北京男孩,有两名80后的年轻设计师。企业领导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潜在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的长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两年,企业也大胆提拔一批工作时间长,积极努力的青年员工成为班组组长、部门主任、总经理助理,甚至成为企业副总。这些举措让企业上下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他们有了方向,有了榜样,有了奋斗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
北京复兴商业城有限公司
“复兴人”的骄傲与自豪
从服务员到卖场部经理
即将踏入人生第40个年头的郑谦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正直而谦逊,这是很多同事对他的评价。,对于今天所得到的一切,他总是心怀感恩。“复兴商业城成立20年,我也在这里成长了20年。”这是郑谦对笔者说的第一句话。
20年前,刚刚20岁的郑谦接受完高中教育,从西城区二龙路中学毕业,成为了北京复兴商业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兴商业城”)的第7批培训班的学员。由于当时的复兴商业城也是刚刚成立,所以第7批培训主要针对的对象还是商场服务员,服务礼仪和基本的营销知识也成为郑谦在企业中学到的第一课。
一个月后,郑谦顺利毕业,成为复兴商业城羽绒服装区的一名实习售货员。但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没几天的郑谦就遇到了问题。“可能当时刚从学校出来,身上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对工作总是感觉无从下手。”郑谦告诉笔者。
笔者了解到,郑谦遇到的问题是很多年轻售货员的通病,虽然经过了短期的培训,但毕竟由于销售经验不够,他的销售业绩还不是很理想。这些问题也得到了企业的关注,于是郑谦和其他新员工一样,在商城老员工的帮带下,又成了一名“学生”。
郑谦说:“在复兴商业城的20年,不管岗位如何变化,自己总是感觉前方有学不完的东西,20年来,我也一直在做‘学生’,今天最感谢的,也是企业能给我一次次做‘学生’的机会。”
1996年,郑谦已经在复兴商业城从事了多项不同岗位的工作,他也被升任为当时复兴商业城鞋帽商场的党支部副书记。经过多年磨练,如今的郑谦已经是复兴商业城卖场部的经理,作为管理者的他对卖场部里的年轻人总是充满信心。“我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年轻的职工要抓住机遇,利用好企业的各项培训机制,努力进步。因为企业一直鼓励大家学习、提高学历,而且企业还主动提供时间和平台帮助员工成长……”郑谦笑着对笔者说。
以人为本 服务职工
复兴商业城是北京市第一批“和谐劳动关系单位”获得者,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各项工会工作的开展在全区也属前列。企业一直坚持工资向一线倾斜的原则。根据去年的工资发放数据统计,一线员工及二线职工的工资平均增幅达14.3%,科员级干部平均增幅为7.8%,而中层以上干部的工资增幅平均只有4.1%。复兴商业城工会主席马武红告诉笔者,近5年来,复兴商业城工资发放标准都坚持这种倾斜政策,这种心系职工,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员工、向一线倾斜的政策,也更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企业还始终坚持走访慰问制,对业务骨干、服务标兵家庭进行不定期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服务复兴、扎根商城。在职工保险方面,复兴商业城的职工不仅享受到国家规定的各种福利,而且企业还制定了不少特有的惠民亲民政策,如:增加企业补充养老、补充医疗保险、女职工孕期满6个月带薪休假制度、职工困难补助制度、员工每年健康体检制度、35岁以上“女工五病保险”制、单休补助制、冬季取暖补贴制、员工回报制、收银岗位补贴制,同时还为员工建立了企业年金,成为西城区首家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的商业企业。
除此之外,企业还在经营场所的黄金地段,开辟出近百平方米,投资近6万元建立“职工之家”。购买了包括销售管理技巧、人物传记、养生之道、潮流小说等大量图书,配备了两台电脑和60寸3D液晶电视及DVD播放机,并购置了舒适的桌子和椅子,为干部职工在空余时间提供了一个集读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极大地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
用郑谦的话来说,在复兴商业城,从里到外总是能给职工一种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