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五大类赛事邀请职工群众动起来——丰台区举办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

2015-06-12 作者: 来源:

 
  活力丰台、激情运动、健康生活
  健康丰台人,大家动起来
  牵手全民健身,拥抱健康生活
  “深呼吸,别慌,球出手时稳住手腕!”“抓紧把手,坚持住,再加把劲儿,马上就到终点了!”“一二接、一二接!”运动员们整齐地喊着口号,互相提醒着、加油着。5月30日,由丰台区委、区政府主办,区总工会、区体育局等单位承办的丰台区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在丰台体育中心开幕。
  本届体育节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首次举办的全区性全民健身活动,由开幕式暨体质促进运动会、传统赛事、一区一品、助力赛事、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等5大类赛事活动组成,将一直持续到10月。开幕式上,第九套广播体操、太极功夫扇、健身操舞3项职工群众体育展示活动为体育节的各项赛事“热身”。特别是参加健身操舞展示的600人矩阵,是由日前丰台区首届“一起跳”广场健身操舞海选大赛的110支队伍、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30支队伍的队员组成。
  开幕式一结束,体质促进运动会的“毛毛虫竞速”、“超级障碍赛”、“快乐的铅笔”、“同舟共济”、“时代列车”、“篮球投篮”、“动感五环”、“运转乾坤”、“众星捧月”和“足球射门”等10个趣味十足的比赛项目拉开了帷幕,每支参赛队伍由6名运动员组成,必须是4男2女,共有135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参赛人数810人。 
  据悉,举办体质促进运动会是丰台区全民健身工作方面的一次新的尝试,主要是针对广大群众的体质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创新设计的一组集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该项目根据《国家锻炼标准》进行设计,目的是做到活动形式有创新,趣味之中有科学,使丰台区的广大职工群众在轻松愉悦地参与中得到有效的科学锻炼,要高质量完成项目,需要极强的团队合作。
  比赛中,各支参赛队伍赛出了友谊、赛出了精彩。“这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设计得太有新意了,比以往枯燥无味的跑步、跳远、跳高之类的项目有趣多了!让我们这些没有体育特长的职工群众们享受到了一场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体育大餐,而且通过参加比赛,我感觉同事之间的团队意识也增强了,友谊也增进了。”一位参赛运动员兴奋地说。经过激烈地角逐,该运动会十个项目成绩出炉:云岗街道一队获得毛毛虫竞速第一名,右安门街道一队获得超级障碍赛第一名,财政局一队获得同舟共济第一名,财政局一队获得时代列车第一名,民政局一队获得篮球投篮第一名,长辛店镇二队获得动感五环第一名,民政局二队获得快乐的铅笔第一名,民政局二队获得运转乾坤第一名,长辛店街道二队获得众星捧月第一名, 宣传部二队获得足球射门第一名。
  丰台区为了把全民健身体育节打造成深受职工群众喜欢的体育节日,在传统赛事方面,今年年初“问需于民”开展了群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征集活动。5月至10月将陆续举办体质促进运动会、足球、篮球、台球、双升、钓鱼、登山、羽毛球、健身气功、广播操、桥牌、轮滑、信鸽、门球、武术、健身操舞、乒乓球17项赛事活动。其中,健身操舞海选、登山、双升等项目,将采取社会报名的方式,吸引更多职工群众的参与。在助力赛事方面,丰台区已于4月11日举办了“2015北京国际风筝节”,在北京园博园圆满落幕,来自国内外的42支代表队、120位风筝好手,放飞富有吉祥寓意的传统中国风筝与各种现代风筝,以风筝文化增进友谊,为申冬奥加油助力;于5月31日举办了“国际迷你马拉松”,以家庭体育生活与中外文化交流为主形式,邀请驻京外企员工、在京各商学院、精英俱乐部及喜爱运动的人群、热心环保人士、自闭症儿童家庭等约3000个家庭参加。
  此外,丰台区为丰富广大职工群众家庭的健身生活,还将陆续举办以下体育赛事:7月23日至26日“2015年世界青少年数独锦标赛”;8月8日“绿色骑游大会”,作为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以丰台河西地区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为依托,吸引国内外骑行爱好者参与其中;9月19日“家庭体育嘉年华”,结合“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通过家庭接力赛、亲子定向越野、轮滑竞技、小轮车炫酷、体育舞蹈展示等项目,培育和打造首都家庭体育活动品牌;10月4日至7日“2015年全国车辆模型大赛暨2016年世界车辆模型锦标赛国家队选拔赛”;5月至10月“健康丰台人”运动素质公开赛,以“送体育服务进社区”的方式,在21个街乡镇开展分站赛,传播科学健身理念,为参赛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个性化健身指导服务;9月5日“第29届卢沟桥醒狮越野跑”,以此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举办健身操舞、8公里接力、家庭定向越野三项赛事活动。
体育节期间,全区各街道乡镇也将在社区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基层群众体育活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