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第一竞争力”——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西轩
西城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一)
企业文化已经被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它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它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向社会辐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去年,西城区总工会出台《西城区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要求基层工会打造特色企业文化品牌,加强劳动模范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争2016年在全区形成“民主和谐、诚信文明、爱岗敬业、全面发展”的区域企业文化。半年时间过去了,各基层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怎么样?有没有好的做法值得其他基层工会学习……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宣传介绍各基层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和优秀经验。
北京宝林轩国际大酒店
职工是企业成长的主力军
北京宝林轩国际大酒店(以下简称“宝林轩酒店”)成立于2008年8月1日,是一家集客房、餐饮、会议、商住为一体的准五星涉外高档商务型酒店。酒店东临马连道茶叶街,西靠西三环,交通非常便利。现有客房近200间,职工80余人。作为广外街道最早一批非公企业工会试点单位,2010年,宝林轩酒店工会组织正式成立,截至目前,职工入会率达100%。
“让职工变成企业的主人。”宝林轩酒店工会主席赵媛向笔者道出了企业总经理毛建华对于工会组织的期待。“在非公企业里,没有行政领导的支持,工会工作只会是浮在水面上的装饰物。”赵媛说。
从2011年开始,在广外街道总工会的支持下,宝林轩酒店工会开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逐年推进,从以往“本本分分”工作才能保住饭碗的旧思维走到如今敢于主动向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项工作进行的两年时间里,职工对于工会组织和企业本身又是如何评价的呢?职工小菲有着自己的看法。
小菲来自陕西,如今是宝林轩酒店的一名服务员,对她来说,来到北京工作,是一直以来的梦想。可对于初来北京的那段时间,小菲明显感觉有些水土不服。
“我的家乡酷爱吃面食,甚至早晨起床就要先吃上一碗臊子面,在老家的时候,米饭之类的食物在家几乎都没有吃过。”说起水土不服的原因,小菲首先把饮食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在酒店工作,我们每天都有员工餐,很多时候主食都是米饭,一星期很少能吃上我喜欢的面条,出去吃首先时间上不允许,再者来说,费用也是个比较大的负担,所以最初的几个月感觉很不适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小菲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她一个人身上,由于身边的同事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所以对酒店的员工餐都不是非常“感冒”。
“那段时间企业正好刚刚准备召开职代会,工会主席告诉我们可以向企业提出自己的意见,我就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小菲告诉笔者,说出自己的意见后,她自己也有些后怕,毕竟员工餐本来就是企业给职工的一项福利,自己这么“挑三拣四”很有可能被企业视为眼中钉。
但事情的发展消除了小菲的担心,在了解到小菲的意见后,企业迅速做出了回应,在摸清每位酒店职工的饮食习惯后,现在宝林轩酒店的员工餐变得花样十足。
除此之外,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上,酒店各个岗位的职工工资都在按照每年5%~10%的幅度上涨着。并且通过协商,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合理,职工的凝聚力也在不断增强,如今,职工提出自己的合理化意见,与企业管理者直接对话在宝林轩酒店已经不再是劳资双方之间的“禁忌”,而是成为了职工和企业共同走上成功道路的有效途径。
北京兰格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的“兰格梦”
自从“中国梦”被提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主席如是说。买车买房,生活幸福、安康,无疑是普通百姓最大的梦想。在兰格每一位职工正在努力实现属于他们自己的“兰格梦”。
说起“兰格梦”,在兰格的每一位职工似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销售一部经理陶峰(化名)可以说是“兰格梦”最具代表的一位职工,来公司10年有余的他,如今已经在北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刚来公司的时候,真没想到能有如今的生活。”说起他的“兰格梦”,陶峰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2000年刚毕业的陶峰来到北京兰格信息公司,从一名销售员开始做起,他每天朝九晚五努力工作,为能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由于陶峰做的是销售工作,每天需要到北京周边的钢材市场跑业务。不论冬夏,寒风酷暑,与他为伴的只有一辆自行车,当时每天要跑几个建材市场,这样不仅辛苦而且费时。据工会主席马毓梅介绍,当时公司刚成立没几年,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为了解决职工这一问题,让职工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减少一些,很快一个帮销售员减轻工作量的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公司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一定年限的职工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申请10万元无息购车贷款。“这样一来很多同事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购买自己第一辆汽车了,有了汽车之后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了,原本一天能跑两个地方,现在每天能跑四五个地方了。”陶峰对笔者说。就这样2003年陶峰有了自己第一辆车。
有了车之后,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了,不仅每个人的收入有所增加,公司的发展也开始进入快车道。2008年,陶峰实现了第二次换车。如今早已是部门经理的他在去年实现了第三次换车,“现在大家收入都高了,买车也不再是难事了,换个好车出门谈业务自己也有底气。”陶峰笑着说。现在兰格楼下的停车场,像凯美瑞、新速腾等20万左右的车型比比皆是。
职工汽车的变迁见证了他们在兰格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企业的发展。但是,兰格人的梦还远没有结束。除了买车,针对职工买房,公司也有相应的住房贷款。“在兰格只要职工肯踏实努力的工作,什么样的梦想都不是幻想。”马毓梅对笔者说。现今陶峰这一批职工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上他们过关斩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生活上,他们同样收获了幸福。
2002年5月陶峰在亲友和同事的见证下,完成了人生最伟大的使命,开始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婚后小两口很快有了孩子,妻子因为生育辞去了工作,至今一直待业在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孩子身上的花费也就越来越多,妻子待业就成了家里的一大难题。工会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找到陶峰了解情况,并根据他妻子的工作能力安排了恰当的岗位,“真没想到妻子工作的问题公司能给予解决,今后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更应该为企业创造价值。”陶峰告诉笔者。
据马毓梅介绍,在企业里像陶峰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企业并不排斥夫妻档,反而这样的夫妻档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这是在去年职代会上企业提出的口号,如今越来越多的兰格人正在实现着这个属于他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