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聊吧 > 正文

素质工程师资培训让教师收获了什么?

2015-07-07 作者:□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 来源:

  徐  红:北京市机械工业管理局党校教师
  张春林:房山成人教育中心教师
  谢明威:北京电大房山分校教师
  朱肖颖: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通用培训组组长
  近年来,数以万计的职工受益于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而作为知识的传递者,素质工程的教师们也从不曾疏于学习,为了让职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素质工程会定期举办师资培训,帮助老师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给予老师更多的新鲜知识,在这一学一教的过程中,老师们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了解他人的教学技巧
  有助大家共同进步
  徐红:在这次师资培训会上,我学会了关于微课程的制作技术,感觉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说,课程的制作、整体的思路、脚本的设计都很关键。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几个微课程,其中有个很简单的微课程内容,让人很受启发。
  其实微课程的技术不是问题,就算使用最简单的技术,如果你的课程内容好,同样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在培训前,我们很担心微课程的技术问题。但在师资培训会上,老师介绍的几个技术,都很简单,掌握起来并不难。
  微课程更多的是应对碎片化的学习,集中展示知识点。师资培训会是老师们学习的平台,它让我们了解到其他老师的教学场景、技巧,让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职职工培训
  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张春林:在这次师资培训会中,我初步掌握了做微课程的基本知识。虽然以前了解过微课程,但都不如这次培训直观。培训前,感觉做微课程的技术大于课程内容。培训后,感觉微课程做的到位,技术才是关键。现在,我还在适应微课程这种教学方法的阶段。以往面对面授课,教师显得游刃有余,微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师不面对学生,所以还不太掌握。但微课程这种全新的授课方法已经出现,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快掌握。我希望素质工程多组织这样的师资培训会,带给教师新的观念。
  朱肖颖:如今,微课程已成为一种时尚,素质工程的师资培训会让参与的老师大开眼界,学到不少有关微课程快速入门、制作手段、PPT设计原则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这种微课程适用于对其他课程的补充,会制作微课程的老师多了,有助于教师深层次教学。在平时的职工培训中,我发现素质工程的职工教材很有特点,比如《公共文书写作》这门课,以前在学生时期不会有这种课,学校教育中很少涉及到,职工在参加工作后发现需要写各种文书,但是大家对其中的一些规矩又不太了解,这门课程便很及时地帮职工解决了难题。
  师资培训主题“时髦”
  紧跟老师实际需求
  谢明威: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微课程,现在,提出由面授教学方式换为网上教学,老师不面对学生,怎么教学,我们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有不少疑问。我平时主要讲授的是《色彩知识》这门课,恰巧在这次师资培训中,我们组实践的微课程制作是色彩知识。在以往教学中,课程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微课程要求的时间很短,所以制作起来很难。做完这个微课程,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他说我们制作的微课程题目很长,内容虽然很精彩,但思维仍存在定势,需要突破,课程整体还是缺乏动感。
  对我来说,每次参与师资培训都会有启发。因为每次培训都会有一个主题,让参与的老师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学,效率很高。培训会有理论课、分组讨论、实践课,让我们很快就能熟练地掌握新知识。而且师资培训的主题都很“时髦”,最近微课程很流行,紧跟老师的实际需求,让我们很受益。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